(汉唐考古课件)08元代墓葬.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唐考古课件)08元代墓葬;M2,也是砖砌单室墓。墓室平面正方形,边长2.3米。高2.3米。墓门朝东开。墓主人为男性,存头骨和盆骨,壁画较好。 墓顶是以莲花为中心,环绕6朵彩云5只飞翔的仙鹤。北部偏东直径16厘米的红太阳,内画展翅飞翔的三足乌。南部偏西画直径13厘米的月亮,内有玉兔在桂数下捣药。 墓室的门两侧画门卫,分别持长柄骨朵、开山大斧,站立在门旁。 墓室侧壁的前段是备宴图, 墓室侧壁的后段和正壁(西壁)画屏风画(报告称生活图,并认为画中的主要人物是墓主人),屏风内有闲居图、乐舞图等。;(二)赤峰三眼井墓 为方形砖室墓,墓门朝向南开。 北壁是正壁,绘男女墓主人并坐于桌后,有男女侍者在身边侍侯。 东西两壁绘出猎和归来图,这种布局来源于辽代契丹墓。 西壁的北部是主人在出猎途中于“春风馆”内小饮。南部是主人驰马追兔的围猎场面,两只猎犬和猎鹰扑向野兔。侍从紧随主人之后追逐狂奔的野兔。 东壁是出猎后归来图,男主人拴带猎获的兔子,犬鹰相随。由5人组成的迎接队伍,列队奏乐相迎主人满载而归。三间歇山式顶建筑内,女侍正在为归来的主人准备酒菜。;(三)赛因赤答忽墓 发现于洛阳市北站(《文物》1996-2)。 墓葬由墓道、门楼、甬道、前室、过道、后室6部分组成。 墓向正南,深穴双室砖墓。 墓道为竖井式,墓口4.2×2.8,墓道深19.8米。墓道内是夯土。墓底垫白石灰一层。墓道中部填土中有一个放墓志的小砖屋。墓志和盖用铁箍捆绑。;墓门为仿木构门楼建筑,高3.5米,三组斗拱,四叶门簪。 甬道,船蓬形,砖券顶,长1.7米。 前室长4.8米,四壁砌砖,土顶上凹,放器物。 过道,船蓬形,砖券顶。 后室四壁砌砖,土顶上凹,顺放棺木。 陶器,磨光黑陶,表面模印纹饰,仿铜陶礼器:鼎2,豆21,壶6、敦4、象尊2、驹尊1、罐4、爵1、鸳鸯熏炉、四足方案、筒座圆面砚台、盘等。 铁牛和铁猪,瓷器。 这是汉化最深的蒙古墓,从墓葬可以看出元末时已经有部分蒙古人完全接受汉族文化习俗。;(四)陕西蒲城元墓 八角形砖墓,墓室面积6平方米,南北向,甬道两侧绘车马(未发掘)。 墓室内壁???:墓室正中北壁壁画为“对坐图”,墓主人夫妇身着蒙古族服装,男主人身穿兰色蒙古袍,腰束红色绸缎带,脚穿红色蒙古靴。女主人身穿红色右枉蒙古袍,头饰贵族妇女常戴的“姑姑冠”。两人均坐在交椅上,身后置一木框座屏。;座屏上部绘有横披式的山水图,云山雾海清楚可见。主人左右两侧有男女侍从,男侍手持骨朵,女侍手捧梳装用的红色三连盒。这幅主人夫妇对坐图的两侧均置有木制条桌,桌上放置盛着花朵的花瓶及玉壶春瓶、匜、盘、高足杯等当时生活起居所用之物。墓主人身后的屏风顶上方悬挂方形牌上墨书墓主人官爵名讳及埋葬年月等。;(五)“梳妆楼”墓葬 位于河北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平定堡镇东7公里,2000年,河北省考古所对“梳妆楼”进行了勘察,在楼内地面中央发现并列三个棺坑,土坑砖框木椁内有木棺,中室是一男性尸骨,棺木奇特,为一段完整红松木做成的人形独木棺,死者恰置其中,棺外饰三道金箍,左右两室为两具女性尸骨。 ;三个棺材中均出土珍贵衣物,如具有元代蒙古服饰特色的质孙服和织金锦等,在男性棺木中出有龙纹鎏金银带饰,证实其主人生前为元代蒙古贵族。 此后又在梳妆楼的左右发现墓穴17处,其多为男女合葬,少数为单人葬,其形制、规格和随葬品规格较低,说明此处为一家族墓地。 其独木棺样式与百眼窑石窟“蒙古族丧葬图”所绘相同 ,也与明人叶子奇所著《草木子》记载蒙古人死后“用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乃定……”一致。 ;出土1件墓志残边,仅有“襄阔里基思”四字。因为在右边第一行,应该是墓志的标题,所以应该是“大元 襄阔里基思之墓 。” 《中国史研究》2000年发表的文章,认为石墓志“襄阔里基思”,是元顺帝时的阔里基思,是蒙古人信仰基督教而取的名字,襄是谥号。那么,这些墓地是蒙古人的墓地,信仰基督教。;第三节 元代汉人墓 一、北方地区汉人墓 (一)山西 晋南地区雕砖壁画仍然流行,但雕砖已走向衰落。雕砖壁画内容以孝子故事、家具、花卉、杂剧、宴饮等为主。晋北、北京等地的元墓流行方形墓室,壁画布局以后半部象征床,前半部象征厅堂为主。;大同冯道真墓壁画比较有代表性,表现了前堂后寝的壁画布局。 方形,砖墓。单室,墓室南北长2.64,东西宽2.84米,高33米。砖壁上抹褐色的泥一层,再抹一层白灰。砖棺床,长2.84,宽1.1,高15厘米。棺床上铺一块大青石板,长1.8米宽0.95,厚0.2米。石板上木棺罩,内有1男性骨架。;北壁是山水画(高91厘米), 棺床两端的壁面是论道图(高95厘米)和望溪水观鱼游图(高91厘米),都是象征床档画。 前部则是备茶图(高118厘米)等,墓顶有仙鹤,

文档评论(0)

一只想飞的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