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五四青年节活动总结
“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参观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党日活动总结在迎接北大建校109周年和“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纪念,在我校“五四”青年文化节的大背景下,增强党员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地空学院地质博党支部和06地质博党支部联合组织全体地质系博士研究生党员于4月22日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大学沙滩红楼)进行爱国、爱党、爱校的党日活动。
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和发祥地、是中国最早介绍和宣传马列著作的阵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见证,也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诞生地。这里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蔡元培、胡适等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
同时,我们经过更深入的学习,还设置了有关“北大红楼历史知多少” 的问卷调查,在游客中展开调查,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红楼出来,我们在北海公园内重温了入党宣誓,加强每一位党员身上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都深受红楼孕育出北大精神的感染。表示要将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北大优良传统为己任;担负起北大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历史重任。
后记:特别感谢那天和我们一起参观的法学院的同学,他们非常认真的帮我们填写了问卷调查.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质博党支部 06地质博党支部院团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此次大型活动,注重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各系团总支宣传部积极的配合下,2007年“五四”青年节创作大赛活动,扬起新世纪风帆,“五四”大旗,取得圆满成功。
具体负责人:李思来刘佳评比时间:5月13日——5月15日评委: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吴国玲书记社团书法协会会长POP协会会长漫画协会会长评比情况:优点:1.绘画的底色鲜艳亲秀,POP的海报字体活泼大方、醒目突出主题。2.手抄报的纸张大小与颜色的搭配恰到好处。
3.书法的格式、落款亲秀大方。不足之处:1.少部份作品的纸张质量比较粗糙;2.手抄报的字体间距过于密;3.板块的创作过于传统。
根据各系统计作品上交情况:系部份数经济贸易工系37电子工程系64机械工程系24信息工程系29人文艺术系20共计:184份对于以上总结情况还有许多的不足特制定改正措施:1.对各个系部团总支宣传部与各个支部加强口头宣传;2.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细节。总体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学生的支持,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宣传部总结此次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为下次举办活动打下基础。
2.五四运动感悟
陈独秀(1897年-1942年)原名乾生,字仲甫,天生是一个具有叛逆性的知识分子,向来不惮以异端的姿态表现其自由精神。
这种叛逆性格,使陈独秀的一生富于悲剧传奇的色彩。五四时期,他的声誉和影响力达到顶点.陈独秀之于五四,若以“精神教父”相称,应属恰当。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即以文化革新为宗旨:“惟属望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巴比伦人往矣,其文明尚有何等之效用耶?”在有限的空间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几乎唯一的堡垒,五四新学人通过《新青年》发表社会、文化主张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对学生界具有影响力的思想集团。 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如果说《新青年》是新知识分子的舆论基地,北大则是新知识分子的聚会所。在北大期间,陈独秀似乎经历了一次思想转变,《新青年》逐渐脱离避免直接开展政治批评的轨道,越来越多地批判北洋政府,主张开展群众运动。
次年冬陈独秀与李大钊教授显示出了更深的投合,一起创办了时评刊物《每周评论》。在此前后,陈独秀和李大钊还协助北大学生创办了《新潮》月刊。
这份学生刊物以“批判的精神、科学的主义和革新的文词”为原则,它的创办证明新知识界对学生的思想影响。 陈独秀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种种主张,招致保守势力的强烈不满。
压力之下,陈独秀于1919年3月辞去北大文科学长职务。陈独秀去职,隐约传达出五四前夕社会紧张而充满硝烟味的气息。
五月四日学生游行所以发生,固然直接由巴黎和会引发,但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没有呈现出“义和团”式的民族主义狂热,不能不说与新文化运动开创了开放的世界视野有关。陈独秀1914年曾说:“盖保民之国家,爱之宜也;残民之国家,爱之也何居乎?”他一直批判浅薄的自私的国家主义和爱国主义。
6月11日,陈独秀在街头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逮捕。这份宣言提出罢免亲日分子、撤销北京警察总部、保障市民集会和言论的绝对自由等要求,号召若政府不能满足,市民应“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此前两天,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表了“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的随感。这些情况显示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态度其实相当激进。
学生停止罢课以后,五四运动进入新的阶段。新知识界开始分化,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社会信仰。
陈独秀认为知识分子应采取各种行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