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改革路径选择.docx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改革路径选择.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改革路径选择 第24卷第5期 2009年9 月Vo. l 24, N o . 5The Journal o f G angdong U n iversity o f F i n ance Sep . 2009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改革路径选择 蒋海李赟宏 暨南大学金融系, 广东广州510632 近年来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 特别是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 使得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与组织结构的选择再度成为政界与学界的关注热点。虽然金融监管体制只是金融监管的一个方面, 但其在决定监管效率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并且大部分的监管失灵都是因监管体制首先出现问题所致。 一般而言,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法律框架及制度安排等, 是与一国经济环境和金融生态紧密联系的。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 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是与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的, 往往是各国政府在危机之后做出的被动反应。如在次贷危机爆发半年后, 美国财政部长亨利! 保尔森于2008年3月收稿日期:2009 06 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8J A790056; 广东省社科基金(07E0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银行体系风险控制中的激励问题实证研究 ; 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项目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简介:蒋海(1967 , 男, 管理学博士, 暨南大学金融系、金融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与监管、金融理论与政策; 李赟宏(1985 , 男, 暨南大学金融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与金融风险管理。 蒋海李赟宏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改革路径选择 31日公布了一揽子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旨在强化美联储的监管权力和领导地位。再如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成立金融监督厅, 开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也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催生的结果。还有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近期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前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银行危机。这一被动反应自有政府监管以来,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而不断重复着, 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金融危机成本和社会福利损失。据估算, 1976~1996年的20年间59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机成本为2500亿美元, 约占GDP 的9%; 日本政府在处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银行危机中为填埋银行坏账的支出占到日本GDP 的10%以上; 1997年爆发 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贷款损失为1300亿美元, 约占遭受损失国家GDP 的 20%~25%(C apr i o and H onohan, 1999[1]; H ell m ann et a, l 2000[2] 。 上述国际经验引出了一个现实命题:中国政府是否能够通过主动的金融监管体 制变革以有效预防金融危机, 从而避免重蹈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覆辙? 研究表明, 如果能够积极吸取和借鉴其它国家, 特别是与中国发展轨迹类似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教训和经验, 掌握金融危机的规律, 及早构建与金融体系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们就可以避免支付巨额的危机成本, 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问题的关键是, 如何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本文的研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接下来的内容是:第二部分回顾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的 过程, 并揭示现有监管体制的主要弊端; 第三部分是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比较与国际 经验分析; 第四部分提出改革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与主要措施。 二、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及现有框架的弊端 (一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是与国内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是政府主导型的、主动的体制变迁模式。从其发展历程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形成与发展阶段(1984~1994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始于1984年的金融体制改革。自四大国有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完全独立出去之后, 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中小银行也相继成立, 同时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其它金融机构也不断涌现。因而,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对这些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外部监管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1985年5月,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专司监管之职的部门。1986年1月, 国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