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章教授论中医止痒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汉章教授论中医止痒法 陈汉章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载,对各种疑难皮肤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随陈汉章教授学习3年,现将导师运用中药止痒的经验整理如下。 1祛风止痒 1.1药物 麻黄、荆芥、防风、紫苏、细辛、辛荑、银花、桑叶、菊花、白蒺藜、徐长卿、薄荷、浮萍、蝉衣、柴胡、葛根、僵蚕、全蝎等。 1.2常用方 荆防败毒饮、银翘散、消风散等。 1.3适应症 瘙痒性皮肤病表证。应用时需分寒热,岭南以风热为多见。 2祛湿止痒 2.1药物 上焦:藿香、佩兰、青蒿、香薷、荷叶、白豆蔻、黄芩等;中焦:苍术、厚朴、蚕砂、天香炉等苦温燥湿;黄连、苦参、龙胆草、十大功劳、火炭母、凤尾草等清热燥湿;下焦:泽泻、猪苓、车前子、黄柏、绵茵陈、生苡仁、滑石、石韦、萆(艹解)、土茯苓、地肤子、金钱草、赤小豆、半边莲、珍珠草、马鞭草等。 2.2常用方 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甘露消毒丹、八正散等。 2.3适应症 皮肤瘙痒且有水疱、糜烂、渗液或腻苔者,应用时需分湿在上、中、下焦,上焦指湿邪泛表或湿侵肺经,中焦指湿蕴中焦出现脾胃症状,下焦指湿犯肝肾之经并出现相应症状。还需注意湿热二邪常相合为病,湿与热轻孰重,合理调配药物。 3凉血解毒止痒 3.1药物 水牛角、生地黄、丹皮、丹参、赤芍、狗肝菜、茜草根、地榆、紫草、白茅根等。 3.2常用方 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 3.3适应症 适用于皮肤病瘙痒且皮疹色红焮热,舌红绛少苔,脉数者。若有黄苔需加气分药物如黄芩、黄连等以透热转气,引邪外出。 4解郁止痒 4.1药物 柴胡、厚朴、青皮、陈皮、香附、八月扎、郁金、川楝子、台乌、橘核等。 4.2常用方 逍遥散、越鞠丸。 4.3适应症 皮肤病瘙痒且皮疹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脉弦者。应用时需注意气滞化火,要酌加清热凉血药如丹皮、地骨皮、生地、栀子等。 5活血止痒 5.1药物 川芎、当归、乳香、没药、姜黄、泽兰、蒲黄、五灵脂、王不留行、刘寄奴、毛冬青、三棱、莪术、丹参、土鳖虫、田七、桃仁、红花、鬼羽箭等。 5.2常用方 通窍活血汤、复元活血汤、桃红四物汤、活络效灵丹等。 5.3适应症 皮肤病瘙痒且皮疹色黯,有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表现者。应用时需注意寒热虚实。 6补虚止痒 6.1药物 6.1.1补气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灵芝、饴糖、蜂蜜、五爪龙、千斤拔等。 6.1.2补血 当归、首乌、熟地黄、阿胶、龙眼肉、枸杞子、鸡血藤等。 6.1.3补阴 沙参、麦冬、天冬、黄精、白芍、女贞子、旱莲草、桑椹、石斛、龟板、鳖甲、蕤仁肉、冬虫夏草、山茱萸等。 6.1.4补阳 鹿茸、紫河车、巴戟、肉苁蓉、锁阳、补骨脂、附子、肉桂、淫羊藿、狗脊等。 6.2常用方 固卫御风汤、当归饮子、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 6.3适应症 6.3.1益气止痒 用于气虚卫表不固者,瘙痒性皮肤病反复发作,受风着凉后尤易发作者,舌淡苔薄白,脉缓,选用固卫御风汤(黄芪、白术、防风、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6.3.2养血止痒 用于血虚风燥者,瘙痒性皮肤病日久不退,面色无华或头晕、心悸、舌淡苔净,脉弦细或沉细,用当归饮子。 6.3.3益肾止痒 用于肾虚风燥者,瘙痒性皮肤病发复发作或日久不愈,腰膝酸软者,用六味地黄丸加白蒺藜、防风等。肾虚且兼见五心烦热、脉细数者,宜加知母、黄柏,地黄用生地黄;肾虚兼见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者,宜加淫羊藿、仙茅、肉桂、骨碎补,地黄用熟地黄。 7外用中药止痒 7.1药物 荆芥、苍耳子、薄荷、木贼、桑叶、菊花等祛风止痒;栀子、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紫草、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大青叶、蚤休、半边莲、鱼腥草、马齿苋、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白鲜皮、地骨皮、大黄、地榆、侧柏叶、槐花、茜草、羊蹄草等清热止痒;威灵仙、秦艽、稀莶草、徐长卿、桑枝、蛇蜕、苍术、厚朴、车前子、地肤子、茵陈等祛湿止痒;附子、干姜、肉桂、细辛、花椒、艾叶等温经止痒;乳香、没药、姜黄、三棱、莪术、虎杖、王不留行、刘寄奴等活血止痒;硫磺、苦楝皮、贯众、蛇床子、蜂房、土槿皮等杀虫止痒。 7.2适应症 皮疹色红、糜烂或有感染者选用清热止痒药物;皮疹水疱、糜烂渗出、滋水淋漓者选用祛湿止痒药物;皮疹表现为苍白风团、紫绀、皮温低者选用温经止痒药物;皮疹色黯、肥厚、结节、色素沉着者等选用活血止痒药物;皮肤表面寄生虫感染者选用杀虫止痒药物。根据皮诊的具体情况,各类止痒药物可相互配合使用。 8在药理学的指导下选择中药止痒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