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年高考阅读专题汇编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体的昔及,作为民族文化
瑰宝的诗词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传播。央视《经典咏流传》《中
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美节目,体现出“新旧结合”“新旧共生”
的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不仅提升了传统诗词的传播度,还催
生了的诗词体式的出现,对于诗词当代化具有深刻意义。
这些节目降低了诗词欣赏的门槛。微博、微信等
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加入,使节目制作方与观众即时互动成为可
能,并在受众中形成二次创作、延仲创作的基础。节目中,作为
内容的诗词与多种传播形式的互动关系,体现出以下方面的创
新:
一方面,音乐与诗歌再次紧密结合,呈现出“万
口相传”的盛况。中华民族的诗与乐,从一开始就相互配合、相
互成就。但古代诗词的配乐,今天大多已失传,极少数保留下来
的,也不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经典
咏流传》用新声唱旧词,使得流行因素与传统文化彼此融合、彼
此促进,呈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另一方面,经典传唱人来自不同的领域,他们将
各自独特的人生际遇及生命体验融入诗词之中。这展现了诗词广
泛的群众基础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1
要使传统诗词生命力千古不断,需要时代创作新
的经典乐章。于是,“新音乐 --经典诗词--新词”三位一体的模
式应送而生,并催生出新的诗歌体式,知在青少年中颇有影响的
“古风”体。这种青春的文体,虽有欠成热之处,但古典意境与
当下流行元素的结合,使诗作表现出一种新的语言风貌。
随着新的娱乐、传媒方式的出现,受多种文化形
态冲击,诗词创作要放眼于更广阔的天地,谋求内容及体制上的
新发展,才能葆有诗词的生命力及社会影响力。回顾中国诗词艺
术的演进規律,可以窥见诗词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进一步与新
声音乐结合;二是进一步与大众结合;三是呈现方式进一步多元
化、可视化。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信息技术的发展
及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诗词也必将更深入大众视野,完成
其在当下文化生态下的继承与发展。
(摘编自辛晓娟《为什么我们离不开诗和远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播媒体的普及使传统诗词获得新的生命力。
B.据统计,古代诗词的配乐如今已经全部失传。
C.在新时代,应谋求诗词内容及体制的新发展。
D.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有益于传统诗词的传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化类节目入手,引出诗词当代化这一论题。
2
B.文章二三四段以“总分”结构展开论证,层次分明。
C.第三段以喻证法论证了“诗”与“乐”无须密切结合。
D.文章在提出、分析问题后,指出诗歌未来的发展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电视传播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
B.只要配上乐曲,传统诗词的生命力就能千古不断。
C.传唱人来自不同领域,说明诗词的群众基础广泛。
D.影响颇大的新“古风”体诗歌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
【解答】(1)B.“全部失传”错,原文第三段为“今天大多已
失传”。
(2)C.“喻证法”错,第三段没有采用喻证法; “论证了‘诗’
与‘乐’无须密切结合”错,应该是“论证了‘诗’与‘乐’应
密切结合”
(3)A.选项内容于文无据; B.“只要……就……”表述绝对
化;D.“必将受到所有人喜爱”言过其实,原文第五段为“这
种青春的文体,虽有欠成热之处,但古典意境与当下流行元素的
结合,使诗作表现出一种新的语言风貌”。
答案: (1)B (2)C (3)C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中医药为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作
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凝聚着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
3
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早在秦汉时期,《黄帝
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在战国时期就已设有与清洁
卫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