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俑――造型丰富 不输秦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俑――造型丰富 不输秦俑 汉代俑――造型丰富 不输秦俑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东汉时期的说唱俑 也许是秦代的兵马俑太过出名,所以一般人们的观念中总觉得中国古代人俑的精华已尽显于秦俑当中,其实由于秦俑的年代较早,它的类 别还很有限,主要就是军队俑、跽坐仆役俑等简单类型,而造型更为丰富的古代俑则出现于汉代。 汉俑除了军队俑以外,还有侍俑、娱乐俑、劳作俑等。军队俑主要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类。汉代的军队俑从高度来说远不及秦俑,只在44―68厘米之间。就形制来说,和秦俑大同小异:上身常穿过膝的交领右衽袍,下身着裤,还有绑腿。一部分的军队俑在袍外面还穿了铠甲,显得英武雄壮。这里面的步兵俑呈站立和跽坐两种姿势。而单单是站立俑,其形态也是各色不一,有的背着箭囊,有的手持盾牌,还有的明显是将军俑,带有运筹帷幄的姿态,做出一些貌似指挥的动作。汉代的骑兵俑不似早先的秦俑那样,只站立于马匹旁边,汉代骑兵俑多骑在马上,或正手执缰绳,控马前行,或正高举兵器,英勇作战。上述的这几种汉俑皆为彩绘。仔细观察的话,至今依然可以分辨出上面所附彩绘的斑驳痕迹。 汉俑中的侍俑很多,和秦俑一样着交领右衽长袍,但在细节上却已有了细微变化。比如秦俑的袍子多为两层领,汉俑是三层领。汉侍俑中的跽坐仆役俑多呈现拱手状,双手放置在胸前或腹部,而秦俑中也有跽坐俑,但它们的双手是分别放在两个膝盖上的。到了东汉,侍俑的形态变化就更显著了:女俑的身材不似西汉时那样修长苗条,男俑头部开始“戴”起了一种平顶圆帽,另外还出现了深目高鼻的胡人俑。 娱乐俑中有乐舞俑、杂技俑、说唱俑和六博俑等。西汉时期的乐舞俑多成组出现,绝少有单个的。而在完整的一套组合当中,有翩翩起舞的俑,也有手中拿了竽、瑟、笙、鼓等乐器进行伴奏的俑。而且这一时 期,女舞俑们的头饰也出现了各种花样:高髻、双髻、三髻、插笄、戴花,不一而足。杂技俑的形态相对单调一些,主要就是在倒立或者正施展柔术两种。形象最为滑稽生动的还属那些说唱俑。说唱俑主要出自东汉,一个个体态臃肿,憨态可掬,由丑显美,栩栩玲珑。它们往往会露出圆滚滚的肚皮,做出一些调笑谐谑的动作来,叫人看了忍俊不禁。而六博俑是十分罕见的双人俑。两个下六博棋(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的俑相对而坐,中间是一副棋盘。这种形态的俑极少,目前一共也只发现了两件,分别发掘自甘肃武威的西汉墓和河南灵宝张湾的东汉墓。 劳作俑顾名思义就是呈现劳作姿态的汉俑。持锄、插秧、养牛、牧马,皆为从事生产劳动的形态。根据这些劳作俑的出土地点,我们可以判断当初该区域内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劳作及世俗生活的真实情况。 总体来说,汉俑造型丰富,形态细腻。人俑脸庞的轮廓、五官的布置乃至不同个体的面部表情,都有准确传神的表现。尤其一些贵族汉墓里出土的汉俑更是制作精细,整个躯体的线条流畅而优美,有着一种端庄大方的美感,不似前朝的秦俑那样稍显呆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