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
编辑短评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能成功地将知识与能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技能、目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方法。可供教学参考。
前言
下载提示: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Download tips:Instructional design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objects, the orderly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eleme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teaching plans and plans. Generally, it includes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eps and time allocation.
一、课标要求及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课标分析:对于本条课标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从教学方法来看,问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是很重要的。能结合实例中的真实问题情境,能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提炼理论。
从能力层次来看,要结合农业区位因素认知基础,将所学的知识方法迁移运用到学习本课时学习中来,达到分析层次的要求。
从知识层面来看,本课时主要学习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学生不仅要能建立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知识逻辑结构,还能应用其原理解决生活生产实际和学习情境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构建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论解决问题的知识逻辑结构。
2.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分析解决某一具体农业生产的问题。
3.举例说明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经济技术、文化习俗和政策等因素的发展
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领悟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方式)
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构建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论解决问题的知识逻辑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五、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总体上可以采用“实例(或案例)——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的归纳概括——农业区位选择决策——解决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真实问题”的学习法。教学过程可以基于自学梳理知识体系、案例教学和实践探究三种教学策略,注重农业区位变化的逻辑知识体系构建、典例选择与分析方法、联系生产生活或学习情境的问题,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备注:教学设计中给出的学生答案是正确完整的,但学生解答问题时一般很难完整正确。教师的启发、纠正、同学帮助不可避免。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即时处理动态生成的问题,并给予适时适当的启发引导。
本教学设计开发了新案例,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挖掘,一课时上不完,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自行选择。
附件1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结构图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结构图
附件3.学以致用答案
1. B A
【解析】:1.根据哥伦比亚和美国农业区位比较, 2月14日,正值美国冬春季节,美国本士气温较低,鲜花上市较少,故B项正确。
2.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纬度较高,都以高原山地为主,故热量不足,上市并不早,B错误;从题干信息“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大多来自哥伦比亚”,可以推断出哥伦比亚在鲜切花生产技术和品种方面占优势,故排除C、D。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与美国接壤,距离近便,有利于降低运费,故选A.
3.(1)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问题: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肥力下降,气候恶化,自然灾害增加,生物多
样性减少。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黑土培肥等。
(3)市场需求。
?
(4)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从区外调入蔬菜等。(言之有理即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第三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第一节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山地的形成》听课有感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新工业区教学设计──以狮岭皮革皮具工业区为例》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教学设计_高中地理人教版部编本.doc
最近下载
- Fronius伏能士 TPS320 400 500 600iv TPS400 LSCADV MIG.MAG电源操作手册.pdf VIP
- 4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议题式教学课件 23张-【新教材】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pptx VIP
- 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施工方案.pdf VIP
- 14J936 变形缝建筑构造.docx VIP
- 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协议限制性股权.pdf VIP
- 金融业三个办法新规及实操要点解读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教育完整教案.pdf VIP
- 公文语言的特点.doc VIP
- 辅助生殖拮抗剂方案标准化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2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