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9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29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冶金技术的进步 C. 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2、唐代《独异志》(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B.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 C.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 D.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 3、《黄墨舫杂志》记载:明代,景德镇“列市受鏖(屋舍),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据此可知,明代的景德镇( ) A.制瓷技术明显超过前代 B.民间制瓷业兴旺发达 C.不受政府抑商政策影响 D.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4、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5、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 A. 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 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 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 D. 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7、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民间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8、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9、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利用积累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0、《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 ) 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 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基本成熟 C. 官营冶铁业较为发达 D.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 1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T本,白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丁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白给白足 12、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以下各项可以佐证该结论的是( ) ①妇女的生产被称为“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②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③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④唐宋时期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天鹅绒等,都是沿袭汉代的纺织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隋唐时期每个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