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可编辑
乡村振兴发展“文化”软实力
乡村振兴发展“文化”软实力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育民、惠民、富民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为乡村振兴镶入文化底色,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软实力。下面是豆花问答网我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发展“文化”软实力资料,欢迎参阅。 “喜事节俭办,反对奢靡风。党员做榜样,领导当先锋。大家齐努力,山村处处新……”端午临近,又到了农村人情宴请的高发期,沅江市杨梅山农民诗社社长黄敬吾赋诗劝告村民革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67岁的黄敬吾创办的杨梅山农民诗社已成立13年,先后吸纳了336名诗歌、书画爱好者。“我们中大部分是农民,都没啥文化,诗歌创作大都靠在田间地头、生活场景中汲取灵感。”黄敬吾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诗歌讴歌美好生活,弘扬正能量,感染、影响身边的人。 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文化振兴。益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汉传佛教的策源地、著名三国古战场,竹文化、茶文化、梅山文化、湖乡文化、三国文化等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育民、惠民、富民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为乡村振兴镶入文化底色,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软实力。 文化育民“参与感”让振兴合力不断凝聚 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只有群众发动起来了,乡村振兴才拥有不竭的动力。我市着力在提振群众信心上下功夫,通过文化的力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凝聚起加快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大动员、大集结、大作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6月11日,南县县委党校讲师伍玉霞以“疫情防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题,给农村基层党员上微党课,生动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演讲赢得近百名农村党员的阵阵掌声。 我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让理论宣讲走进田间地头,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九大精神村村讲、乡乡演活动,十九大精神微宣讲百千万工程(百名微宣讲队员、深入千个村、开展万堂微宣讲)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微宣讲万余场,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在农村广播“村村响”开通了《党建先锋》《三农直通车》等栏目,每天早晚各广播半小时,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时事新闻、惠农政策等,“村村响”成为传达政令、凝聚思想的重要宣传阵地。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我市着力以文明评比活动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支持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全面推动乡村基础设施、乡风文明、文化生活建设,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49个、文明村359个;全市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实现了全覆盖;推行乡村文化墙、善行义举榜、名人乡贤榜等载体建设,大力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振兴。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我市还组织市直主流媒体与各县(区、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了“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在行动”“乡村振兴看益阳”等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深入一线“接地气”,生动报道“三农”动态,宣传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就,在全市营造了加快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组织拍摄的91集微党课《赤子初心》,号召基层党员群众向先进看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有力激发了广大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化惠民“获得感”让振兴活力不断喷发 每当夜幕降临,沅江市琼湖街道万子湖村的文化广场上就变得格外热闹,村民们合着动感的节拍跳起了广场舞、练起了太极拳、抽起了陀螺,孩子们在旁边开心地嬉戏玩耍……“以前大家闲的时候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现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可以到广场跳舞、健身,也可以到农家书屋看书阅报……”村支书边建辉高兴地介绍村里的变化。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和经济的小康,也是精神和文化的小康。为了加快补齐乡村文化建设这块短板,我市制定出台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益阳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建成8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5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覆盖率xx0%,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网点1664个。2019年底,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1.29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人均面积1.70平方米,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还加大了引导基层群众组建文化队伍的力度,全市广场舞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每个村至少有一支以上的广场舞队伍,部分村、社区还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花鼓戏协会、书法美术摄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