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弘扬爱国精神·勇挑发展重任·实现伟大复兴纪念革命英雄—孙中录/CONTENTS孙中山的早期经历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孙中山的为政举措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第一部分:孙中山的早期经历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日新的粤语谐音为逸仙),别号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孙中山流亡海外,曾化名中山二郎,吴仲。革命者无意间称他为孙中山,民国后成为社会上的习惯称呼。幼年孙中山的发展历程: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在校学习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幼年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医国从“医人”到“医国”的原因: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民族危机的刺激受西式教育的影响爱国心的驱使上书李鸿章:优先发展农业,开设农师学堂,举办农博会,派人出洋考察、开垦荒地、集商经营。“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1894年)第二部分: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孙中山的主要事迹:时间:1896年事迹:伦敦蒙难结果:1896年10月10日,孙中山秘密将事件告知其老师孟生,四处奔走,终于《地球报》将此事公布于众,震动伦敦的舆论界,引起了英国人民对清朝公使馆的极大不满,在公使馆前每天聚集大量的同情孙中山的群众。10月22日,英国政府提出交涉,首相向清使馆递交备忘录,要求释放人犯。10月23日,孙中山被释放。时间:1895年事迹:第一次广州起义结果:因泄密,起义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便宣告失败。陆皓东等被捕牺牲。孙中山被迫逃亡,此后,他在海外流亡达十六年之久。时间:1894.11.24.檀香山事迹:创立兴中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性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的主要事迹:1900年 惠州起义香港殖民当局不准他登岸,只好又折回日本转渡台湾,打算再从台湾潜入内地。1900年10月,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运动。1905年成立并领导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邀请各省有志于革命的留学生和旅日华侨70余人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会议。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提出“三民主义”。1907年 五次起义5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后失败殉难。9月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 起义失败。9月王和顺受命在钦州王光山起义。12月黄明堂受命在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指挥。1908年——1911年2月倪映典在广州发动新军起义。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4月黄明堂在云南河口起义。4月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孙中山的主要事迹:1911—1912年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 回国,即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的主要事迹:1915—1916年 护国运动(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为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5月8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洋政府的军务院,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5年底,袁世凯撕去“拥护”共和的伪装,公然称帝。他的这一倒行逆施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的主要事迹:1916年 府院之争 (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的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此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黎元洪下令撤销了段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出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第三部分:孙中山的为政举措孙中山的为政举措:联俄容共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