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报酬(bào chou)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2)当投入的生产要素(yào sù)从A点继续增加至B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延伸;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曲线下凹但仍向上延伸。当投入量增加到 B点时,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 B点可通过M PP=APP求出,即通过 求得。不过这一点没有实际意义。 dy Y dx X = 第三十页,共37页。 第三节 报酬变化(biànhuà)阶段的定量 分析 (3)当投入量从B点继续增加至C点时,平均产量开始递减,但其数值(shùzí)高于边际产量(在B点之前,平均产量虽然也增加,但其绝对值小于边际产量),即APPMPP。当投入量增至C点时,边际产量减至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H。用数学式表示为: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dìngliàng) 分析 用数学式表示为: 如果不考虑价格(jiàgé)因素,只考虑实物形态的报酬,那么C点就是最佳投资点,因为这时的总产量最高。 d y dx 2 2 dy dx dy dx Φ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第三节 报酬(bào chou)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如果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出物的价格(即要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最佳投资点,则可按下述方法求得: (1)当该生产函数是点函数时,用Δy/Δx=Px/Py可找到最佳投入量。式中Px代表生产要素的单价(dānjià),Py代表产出物的单价(dānjià)。 (2)当该生产函数是连续性函数时,用dy/dx=Px/Py求得最佳投入量。 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的X值肯定在AXC的范围内。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jiēduàn)的定量 分析 (4)超过C点以后,再追加投资,边际产量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数;总产量的绝对数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但二者都不可能再增加。所以,无论是从实物量角度,还是从价值量(经济效益(jīnɡ jì xiào yì))角度考虑,投入量都不应超过C点 。 第三十四页,共37页。 第四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guīlǜ)的 应用 一、正确认识投入(tóurù) 二、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农用地的集约度 第三十五页,共37页。 关键(guānjiàn)术语 土地粗放(cūfàng)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集约度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肥力 土地投入 土地集约利用形式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第三十六页,共37页。 复习(fùxí)思考题 1.怎样正确认识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性?这一必然性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怎样证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科学性?显现这一规律的例证有哪些? 3.在土地利用中,如何运用(yùnyòng)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合理确定土地投入的种类和数量,以求得最优的投入产出效益? 第三十七页,共37页。 词语:土地
拼音:tǔdì
解释:田地;土壤。《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汉书·晁错传》:“审其土地之宜。”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土地可不比衣裳,地分不好,是要影响生产的。”领土;疆域。《国语·吴语》:“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於天下。”《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宋苏轼《策略》:“而高祖以项氏创残之餘,而又与布信之徒,角驰於中原,此六七公者,皆以絶人之姿,据有土地甲兵之众,其势足以乱。”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目今倘不一战却敌,张我国威,恐怕订城下之盟,割土地,输岁币,接踵而至。”泛指地区,地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絶远,行者苦之。”测量地形。《周礼·夏官·土方氏》:“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郑玄注:“土地,犹度地知东西南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太平广记》卷三○八引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蔡荣》:“中牟县三异乡木工蔡荣者,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至长未常暂忘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除夕》:“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餘人。”《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下了马,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见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圣像,便命住轿。”吴组缃《山洪》二六:“他们现在就是当方土地,你就不晓得去烧烧香?你就不晓得去钻钻?”参阅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八。
词语:面积
拼音:miàn jī
解释: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词语:南方
拼音:nán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