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
单采术( apheresis )一次来源于希腊语“ aphairesis ”,意指“去除” 。治疗性血液成
分单采术( therapeutic apheresis ,TA)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
还输其正常成分, 并补充一定溶液或正常血浆,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单采术包含了血液
成分如血浆、白细胞、红细胞等成分的分离和采集。单采机器的产生, 使得这种采集和分离
能力大大提升, 拓宽了血液成分采集以及患者临床治疗的医学范畴。 相比传统的全血采集而
言,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具有明显优势,能更有效的分离、收集献血者的血浆、血小板、白细
胞、红细胞等血液成分, 比如血小板单采技术收集单一献血者的血小板 1 个治疗剂量相当于
传统的手工法收集 2000ml 全血所含的总量。
回顾 TA 的历史,迄今已有百余年。早在 1902 年 Hedonism 就做了血浆置换术的动物实
验,1909 年 Fleig 首次为尿毒症患者实施了血浆置换术。 1914 年 Abel 在为双肾切除的狗进
行血浆置换术的实验报告中, 首先使用 plasmapheresis (血浆单采术) 一词。 1952 年 Adams
等试用血浆置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高粘滞血症, 同年第一台初级血浆成分分离机问
世。 1959 年报告用血浆置换术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获得成功。 1965 年美国研制出了第
一台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 并成功地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性白细胞
单采。 此后,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机不断更新,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适应证日益扩大,病
例数成倍增长。 1982 年,美国单采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 ,ASFA)成立,
致力于制定发布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的应用指南(最新第 5 版于 2010 年发布,见本章第
一节)。此外,还创办了《临床单采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 )。
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1988
年和 1991 年分别召开过两届全国性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的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
了这项治疗技术在我国的开展。 已有资料显示, 国内采用 TA 治疗的疾病已有 50 多种。 近年
来,全国各地纷纷从国外引进最新型号的血液成分分离机, 相信这项治疗技术在我国必将有
较大的发展。
目前,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 在一些难治性疾病治疗中
也取得了一定疗效,有效适应症正在不断更新,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很多疾病 TA 治疗被
列为Ⅰ类适应症。 比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 白细胞单采术用来治疗白细胞增多症; 在神经系
统疾病治疗中, 血浆置换术治疗中重度重症肌无力; 肾脏疾病中, 血浆置换治疗抗中性粒细
胞胞浆抗体相关的急进性肾炎等等。 在治疗实施过程中, 对于适应症的把握、 各种疾病的治
疗方案等尚存在争议, 疗效评价缺乏严格对照研究资料, 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等。 本章内容从血液成分单采术和置换术临床开展的角度出发, 引入最新
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