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铜器鉴定范铸法造假问题
新朋友点击上方 “龙腾古玩城” 一键关注分别回复: “古
玩 |书画 |青铜器 |金银器 |漆器 |佛像 |瓷器 |青花瓷 |景德镇瓷 |建盏
|景泰蓝 |紫砂壶 |古玉 |玉器 |清代玉器 |玉雕 |古珠 |玉石 |翡翠 |和
田玉 |绿松石 |南红 |天珠 |琥珀 |蜜蜡 |手串 |海南黄花梨 |小叶紫檀 |
崖柏 |菩提 |金刚菩提 |凤眼菩提”可进入了解相关收藏知识。
1、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性 根据我们的研究,
失蜡工艺在我国青铜时代是不存在的【 2 】,“三代”青铜器
皆由传统范铸技术铸造。因此,器物上都会留下范线、范缝
等范铸工艺固有的特征。但是,不同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
方式方法并不相同,所制做的纹饰、产生的范线、范缝等工
艺特征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无论。器物表面有缝线,不等
于就是范缝,亦不等于就是范铸法造。
鉴定青铜器的真伪,首先要了解范铸技术在各个历史阶
段的基本特征。在战国及其以前,范铸技术包括了石范、陶
范及铜范铸造。石范主要用于铸造一些小型生产工具,铜范
主要用于铸钱,而礼器、兵器等青铜器之大宗则基本上由陶
范铸造。因此,在此我们只讨论陶范铸造青铜礼器的基本工
艺特征。
谈到范铸法,一般自然会联想到青铜器表面的范缝及垫
片,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古代青铜器固然会留下范缝的痕
迹,而现代的复制品及臆造品也会留下与范缝类似的痕迹。
关键在于,古代青铜器的范缝痕迹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按各
个历史阶段的制模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范模的设计决定了范
缝必然产生的部位及其构造,不同的时期范模的设计是不一
样的。这就是说,根据制模方式,一件古代青铜器必须在某
些部位留下范缝,而某些部位不应有范缝;该有范缝的部位
即使打磨成了平面,也可看到痕迹。如果在该有范缝的部位
没有范缝,即可判为伪品;在不该有范缝的部位有了范缝,
也可判为伪品。那么,哪个部位该有范缝,哪个部位不该有
范缝?这些完全取决于古代各个历史阶段中不同的制模方
式。
从商代早期到战国晚期,各个时期青铜礼器的分型制模
有多种方式,但规律是十分明确的。例如,同样是一个圆形
鼎,商代圆形鼎与战国圆形鼎的范缝,绝大多数不会在同一
部位。前者的范缝应该是从口沿通过腹部至足外侧一条直线
到底,而后者绝大多数情况下足外侧的范缝与腹部不贯通。
这就是科学地宏观鉴定青铜器时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论,同
时也是不同于眼学鉴定青铜器的根本所在。
下面就一些标准器的实例,运用青铜范铸学的方法论具
体阐述。
2、商至西周铜器的范铸规律 青铜礼器的整铸与分
铸,基本以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界线。西周及其以前的青
铜礼器,绝大多数为整体铸造,只有极少量的附件为插件或
铆件,如套有圆环的鋬等。西周以后直至青铜时代结束,这
之间绝大多数礼器采用了分型铸造及铸后焊接技术。当然也
有少数是整铸的,如越式鼎的腹与足为整铸。因此,越式鼎
不在讨论范围内。
下面分别以圆形及方形青铜器的铸造加以说明。
在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上呈现外范的范缝,其特征应
当是从口沿经腹部与足贯通到底的特征。一般而言,正圆形
器如鼎、鬲、斝等其模大多为三分法【 3 】。制作时只做出一
个 120 度的模,造 3 块 120 度的外范合成的整器,铸后其范
缝都留在了每个足外侧面的正中心。但是,如果两足之间的
腹部中心具备两边有阴槽纹饰的扉棱,则必须从扉棱厚度的
中心再分型制模。 因此, 120 度的一个模就必须改成 60 度的
左右两个模。也就是说,凡在两足之间的腹部具有阴槽纹饰
扉棱的圆形器,必会留下 6 条范缝痕迹。
在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腹下有芯与腹下无芯的问题。如
圆形青铜斝、鬲都是腹下无芯的。即三足之间的空腔不需另
外做芯,制范时外范自带了全部腹底的型,也称自带芯。当
3 块范对合后,范缝是从腹底的正中心分开的。因此,斝、
鬲的范缝都是从腹底正中心分向足内侧的正中心。而圆形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