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文章阅读(283)_1.docxVIP

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文章阅读(283)_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1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文章阅读(283)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白行简写《李娃传》等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像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像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1.1.对“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文学作品前应反复的思索,文字上要讲求遣词造句,大胆追求形式的华美 B.文学作品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大胆的想象,甚至虚构;大胆追求形式的华美 C.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大胆的想象,甚至虚构,在形式上应讲求文采 D.写文学作品前应反复的思索,在形式上应讲求文采 1.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直至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才正式进入了对文学本身进行反思的阶段 B.在理论上使文学从历史中独立出来,是梁代萧统对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所做的一大贡献 C.我国古典文学理论相对于我国古典文学创作而言,实在算得上是“姗姗来迟”了 D.“直到……才……”真实的写出了作者对古典理论的这一突破性进展盼望已久的心情 1.3.对“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的作品注重用事实说话,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B.唐及其后来的文学作品追求虚构与文采,为后世绮靡之风开了先河 C.有唐以来,传奇小说创作讲求想象虚构与追求文采,标明了小说创作活动的真正独立与自觉 D.唐文学在语言形式上有别于从前的文学创作,从而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新的高峰 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唐代开始,小说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B.传统的志怪志人小说完全被唐代传奇小说取代 C.小说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标志是虚构、想象、讲求文采 D.萧统把文学定义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出发点是区分文学和历史 1.5.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成为文学创作是由时代文化和文人思想所决定的 B.梁代萧统是我国第一个给小说作出明确定义的人 C.《长恨歌传》和《李娃传》这两部作品不属于文学作品 D.唐代传奇小说虽脱离历史领域,但仍记载着历史的内容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按中国的传统计九不计十的算法,赵朴初先生今年适逢90华诞。但他还要争取多活,为人民大众多做一些贡献。他提到几年前,前苏联有个和平代表团访问北京,65岁的团长跟朴老聊天时说,准备活到150岁。当时已逾85岁的朴老马上表示乐于奉陪。 朴老是在大学念书时,受到一位信佛的老师的教导,开始研习佛法,治求佛道的。当时他只有20多岁,一吃素就是70年。始终从事着佛教方面的工作。 朴老觉得对生活中的人的思想品行,重要的还在于身教和言教。一个人的自私的思想减少一分,自由就会多一分。人往往是被自己捆住的。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此有固彼有,此无固彼无,此生固彼生,此灭固彼灭。”一棵树,除了要有种、有根、有枝、有叶外,还得有土壤、阳光、雨露和人工的栽培等条件,它才能生存。没有这些条件,也就没有了生命。在家庭,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员,会破坏家庭的和睦与安宁。在社会里,一个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就会对旁人构成损害,自身迟早也会受到损害。 朴老晚年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晨起在庭院里散步,自我按摩保健;诵佛经,在书房读书,磨墨展纸,挥毫作诗。无欲无求。他说自己虽然90岁了,还总想不断改善自己。 朴老今年初大病一场,家里人都难过得落泪,以为没救了。朴老却以豁达的生命境界和顽强的生命力度过了生死关。他在养病期间还做了好几首诗,并兴致颇高地在宣纸上给我题了一首诗:好花日日来/光彩照吾室/幽赏未及已/未有新好至。 2.1.“身教”的意思是什么?( ) A.身体教学 B.用身体动作教人 C.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 D.身体教学比言语教学重要 2.2.朴老认为一个人最应该重视的是( )。 A.身教、言教 B.崇“善”唯“美” C.减少一分自私 D.增加一分自由 2.3.文中加线部分要表明的是( )。 A.有与无、生与灭 B.一种哲理 C.有生与无灭 D.轮回关系 2.4

文档评论(0)

130****5554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下载后有问题随时联系!~售后无忧

认证主体文安县爱萱美发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1026MAE3GFT91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