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广东省阳江市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1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yán zhóng(__________)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危难之时,白衣天使nì xíng(__________)而上,驰援武汉。迅速的行动,有效的防控,让yán jùn(__________)的疫情得以控制,人民得以安康。 2.辨字组词。 伴(_______) 删(_______) 栖(_______) 褐(_______) 拌(_______) 珊(_______) 牺(_______) 喝(_______) 3.补充词语。 (______)神贯(______) 排(______)倒(______) 重见(______)(______) (______)空见(______) 万象(______)(______) (______)不转(______) 4.积累运用填空。 1.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或______,所以叶挺将军选择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正是革命者“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的精神写照。 3.中秋节到了,爷爷在院子里吟诵《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__。”我知道爷爷想念故乡了。 4.小明犯了错误,他听不进别人的批评,你可以用谚语“。______,______。”劝导他。 二、选择题 5.为了证明“真理诞生在一万个问号以后”这个观点,课文列举了几个事例,下面没有出现的例子是( ) A.花圃里的花儿开放 B.石蕊试纸的制成 C.蚯蚓的分布 D.睡觉时眼睛转动 6.《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作者是( )国的( ) A.英国 塞尔玛·拉格洛芙 B.瑞典 塞尔玛·拉格洛芙 C.英国 丹尼尔·笛福 D.瑞典 丹尼尔·笛福 7.“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语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意思转折 D.意思递进 8.“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字的意思是( ) A.善良 B.和善 C.容易 D.擅长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把句子写具体,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 3.李大钊受到了严刑拷打。李大钊没有屈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4.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写句子) 童年是_________,让人________。 10.口语交际。 班中为小学生穿着问题展开辩论。有的同学认为小学生穿着打扮不必太讲究,要简朴。也有同学认为小学生应该注意仪表形象穿着打扮要体面、讲究。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概括两点理由,并简要说明。我赞同:① 理由1:② 理由2:③ 四、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1.《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一个特别淘气、顽皮的孩子,大家都讨厌他。(____) 12.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____) 1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是李大钊同志。(____)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泊船瓜洲》里的诗句。 (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文段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5.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选自《__________》。 16.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17.惟弈秋之为听。(翻译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18.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个人_____,另外一个人_____。 19.学习这则文言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段阅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母亲又吵架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