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构造;;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 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其中,具有一定的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 。;二、地基分类
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天然地基,天然土、岩体。
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桩法。
三、基础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刚度与强度和稳定性。
2、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防止地下水、土壤冻涨、化学腐蚀等。
3、经济合理;一、基础埋置深度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等来确定埋深尺寸。一般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上建筑物总高度的1/10。
2、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底面应尽量选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的土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
3、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础的埋深。一般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这样可不需进行特殊防水处理,节省造价,还可防止或减轻地基土层的冻胀。
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土层的冻结深度,一般将基础的垫层部分做在土层冻结深度以下。否则,冬天土层的冻胀力会把房屋拱起,产生变形;天气转暖,冻土解冻时又会产生陷落。
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的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但当新建基础深于原有基础时,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处理,以保证原有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二、基础的分类
1、按材料和受力特点: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称为刚性基础。
如: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砖基础、 混凝土基础。
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2、按构造形式: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筏片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独立式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单独块状基础,多位于独立柱下。
截面形式有阶梯形、杯形、锥形等。
;;条形基础(带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是墙承式建筑基础的基本形式。
特点:一般为浅基础,整体性较好。
;;当独立基础遇到条型基础;井格基础:条形基础的衍生,纵横向均相连,形成井字型;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筏片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成为片筏基础。片筏基础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整片钢筋混凝土板组成。
特点:整体性好,用于地基条件较差,荷载较大等情况。
;;;箱形基础:当板式基础做得很深时,常将基础改做成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整体结构,基础的中空部分可用作地下室(单层或多层的)或地下停车库。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强,能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物。
特点:适用于上部建筑荷载大,对沉降要求严格情况,为整体空心箱体结构;内部空间可做地下室。;;;;桩基础:地基承载力低、沉降大、荷载大。
属深基础。
一般由桩身、承台组成。;;第三节 地下室构造;;二、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
普通地下室:一般用作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根据用途及结构需要可做成一层或二、三层、多层地下室 。
人防地下室:结合人防要求设置的地下空间,用以应付战时情况下人员的隐蔽和疏散,并有具备保障人身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 ;三、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地下室防潮构造
地下室的防潮是在地下室外墙外面设置防潮层。
■具体做法是:
1、在外墙外侧先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
(高出散水300mm以上),
2、涂冷底子油一道和热沥青两道(至散水底),
3、在外墙外侧回填隔水层。宽度不少于500mm。
■隔水层:北方常用2:8灰土,南方常用炉渣.
■地下室顶板和底板中间位置应设置水平防潮层,
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