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叙事类作品常识:
1、文章体裁 : 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6、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拟人 (3) 夸张
(4) 排比 (5) 对偶 (6) 反复
7) 设问 (8) 反问 (9)引用
(10)反语 (11)对比
;文章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使用的突出的方式,通常是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描写方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记叙文阅读方法;3、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4、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答题套路:
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5、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老王》
(2)核心事物 :《 风筝》
(3) 核心事件 :《一件小事》
(4) 核心地点: 《芦花荡》
(4)作者情感: 《难忘2008》;6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题型;句子赏析;答题;例: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答:突出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的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热土”的热爱之情。
例: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用“啃”和“啧啧”写出了他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他的脸面油腻的特点,全句生动的表达了“我”对他的厌恶之情。;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
具体来说,比喻用于描写事物时,可使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可爱可亲。
夸张表达某种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排比加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的表达。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对偶使句子结构整齐,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设问句有疑而问,自问自答,吸引读者,引发思考,制造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反问句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即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6、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