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国史大纲》导读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穆《国史大纲》导读一、导读提纲(一)推荐《国史大纲》的缘由(二)钱穆生平和著述(三)《国史大纲》的写作背景(四)《国史大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五)《国史大纲》的价值和影响(六)《国史大纲》的局限(七)《国史大纲·引论》解读(八)阅读难点和方法(一)推荐《国史大纲》的缘由其一,英国哲人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 以史为鉴,获得历史经验教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读《国史大纲》,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伟大和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国家忧患意识。其二,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国可灭,而史不可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无间断,一直延续至今,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一部记载五千年文明的二十四史。阅读中国历史,应提升到国家、民族战略的高度。其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曾言:“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反面而论,“凡对于已往历史抱一种革命的蔑视者,此皆一切真正进步之劲敌也。” 历史教育是培养国民爱国主义思想的最好途经。 (二)钱穆生平和著述1949年8月,毛泽东在新华社论中点了三个文人的名:“对于这些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的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最后,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例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 ______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5页。1、钱穆其人家世背景1895年(清光绪廿一年),生于今江苏省无锡市。父亲钱承沛考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无意科名。但对两个儿子却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读书入仕。钱穆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早年求学1901年,入私塾读书。1904年,进果育小学就读。1905年,父逝。1906年,入常州中学堂。1910年,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遂辍学。1911年,任教无锡秦家渠三兼小学,为教学生涯之始。1918年,任教鸿模学校,即原果育小学,出版《论语文解》。1919年,任后宅泰伯市初小校长。1922年,赴厦门任教集美学校为任职中学教师之始。1923年,任教江苏省无锡第三师范学校。1927年,转任教苏州中学。1928年,妻(第一任妻子邹氏)殁、儿殇、兄亡连遭三丧。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钱穆居北平八年,授课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1937年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其中在西南联大时撰写成《国史大纲》。《国史大纲》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1946年,赴昆明任教五华学院、兼任云南大学1948年,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课余撰《湖上闲思录》。1949年4月,与江南大学同仁唐君毅一起应广州私立华侨大学校长王淑陶之邀,从无锡南下广州。10月,钱穆随华侨大学再迁香港,出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1950年,与唐君毅、张丕介诸先生创办新亚书院,出任首任校长。1963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三校合并为大学,钱穆亲定校名为“香港中文大学”。钱先生坚持香港中文大学应以发扬中国文化、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第一任校长必须由华人担任为宗旨,对港中大的发展方向贡献良多。1967年10月,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身份自港返台,定居台北,住金山街。1968年,膺选中央研究院院士,7月迁至外双溪蒋中正所赠庭园小楼“素书楼”。1977年冬,胃痛甚剧,次春患黄斑变性症,双目失明。1980年夏,在夫人胡美琦(第三任妻子,钱穆的学生,1929年生)陪同下到香港与阔别三十二年之久、生活在大陆的三子(钱拙、钱行、钱逊)一女(钱辉)相见。次年再到香港与长女(钱易)(三子二女全为第二任妻子张一贯所生)、长侄(钱伟长)相见。1986年6月9日下午,在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至此告别杏坛。1990年,发生素书楼事件,钱穆搬离素书楼。同年8月30日于杭州南路寓所过世。1992年1月,钱夫人捧先生灵灰归葬于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钱穆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2、钱穆其书胡美琦及二三门人搜集、整理的一千七百万言之《钱宾四先生全集》三编(甲编:学术思想,乙编:史学,丙编:文化人生及其他杂著)五十四册,1998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全部出版。(三)《国史大纲》的写作背景《国史大纲》完成于1939年6月,当时正值日本帝国全面入侵华夏,落后的中国面对拥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