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钓台》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与《钓台》诗   引导语:宋代女词人的七言绝句诗《钓台》,表达了诗人承认自己挣脱不开名缰利索,同时也是不愿为名缰利索所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李清照与《钓台》诗的渊源,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书画,无所不精,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是南北宋之交杰出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善诗,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在其留存不多的诗作中,《钓台》诗就属于感时咏史之作,从中可见其诗风和性格。本文拟以此诗入手,结合其创作期间的生活经历,探析其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世界之精微。   李清照《钓台》诗及一般评价   先让我们来欣赏她的《钓台》诗:   巨舰只缘因利往,   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   特地通宵过钓台。   钓台,即浙江桐庐严子陵钓台,为东汉高士严子陵垂钓之地。相传严子陵与刘秀是朋友。刘秀称帝后多次请严子陵做官辅佐,屡遭拒绝。后来严子陵隐居富春江畔富春山耕钓。因有感于严子陵视富贵如浮云的高蹈之节,其垂钓之所后人称为“严子陵钓台”,为后世文人景仰之地和精神家园。宋时睦州太守范仲淹建严先生祠堂并作记《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中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句。   李清照在她的《钓台》诗中,也表示了对严子陵的崇敬之情,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绊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诗人承认自己挣脱不了名缰利索,同时也传达了不愿为名缰利索所羁之意。诗的前两句“巨舰”“因利”“扁舟”“为名”等,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极言世间芸芸众生皆为名利所羁绊,巨舰扁舟全都是因为名利而往来忙碌奔竞。后两句化用前人“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诗意,表达愧对严先生的山高水长之德,因羞见先生而特地通宵过钓台。   黄墨谷在《重辑李清照集·李清照评论》中认为:不能忽视这首小诗,正如黄山谷(黄庭坚,作者注)论诗所说“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辙”。她只用28个字,却把当时临安行都,朝野人士卑怯自私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时,词人也没有饶恕自己的苟活苟安,竟以为无颜对严光的盛德,所以“特地通宵过钓台”,既生动又深刻地表达了愧怒之心。   古往今来,为名和利追逐终生的人、耗尽心血的人、甚至丧失天良的人,不计其数。古人因而称为“名缰利索”,把名利对人的束缚作用、对人性的扭曲作用,作了形象的比喻。相反,不为名利所吸引、洁身自好的著名隐士,历来深受人们称颂,东汉严子陵即为其一。李清照这首《钓台》诗,写的是往来经过严子陵钓台时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名利观和精神世界。“往来有愧”,是李清照这首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她,不能像严先生那样去生活,但她对严光那样淡泊名利的境界却表示钦敬,对自己感到惭愧。应该说,在封建社会,一个人能具有这样的名利观念,也是难能可贵的。以上是一般评论者对此诗的普遍认识。   李清照创作《钓台》前的主要经历   李清照的创作,与她所生活的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钓台》诗的创作,正是北宋南宋交替的绍兴四年,金人之祸还未消退,李清照也如许多老百姓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再加上笃爱的丈夫赵明诚又因病辞世,家中珍爱的藏物在逃难过程中散失一空;更兼迫于生活而导致的再嫁风波及随之而来的诟病……真让诗人身心俱疲。像李清照这样真性情的诗人,这生活的一切,自然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所以,要真正理解她《钓台》诗的深刻意蕴,其写作前的经历,不可不知。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文史学士和经学大师,“后苏门四学士”之一,徽宗时,官至礼部员外郎,秉性刚直,从不趋炎附势;母亲王氏是前朝状元王拱辰之孙女,亦善文。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她自幼饱读经史,李清照自己又天资聪颖,智慧过人,所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她一直成长在为人刚直,忠贞爱国的父亲身边,宽松的家庭教育使她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养成了她坦率、真诚的性格。她身上有着当时其他女孩子所没有的欢快、活泼、纯真与开朗。就在李清照十八岁这年,才华横溢的女子找到了才情兼备、意趣相投的丈夫,她和赵明诚结成了夫妇。赵明诚非常佩服她的才华,称她“亦师、亦友、亦妻房”,夫妻和谐美满。他们和诗填词、研究金石、赏玩书画,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宣和七年(1125),李清照42岁,赵明诚改守淄州。就在这一年,金兵南侵。徽宗传位于钦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赵明诚曾得唐所书《棱严经》与李清照共赏,赵明诚还作跋:“……时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龙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两见烛跋,犹不欲寐,便下笔为之记。”可见,至此时,李清照的生活还是安逸的。然而此年十一月,金兵攻陷了汴京城。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宁(今南京市)而南下奔丧。也就在

文档评论(0)

建筑工程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工程造价员持证人

本人从事建筑行业十年,各种行业资料都有,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9日上传了工程造价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