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8
桂枝合白虎汤_金鉴卷五十三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桂枝合白虎汤_金鉴卷五十三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桂枝、芍药、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4
1.2. 功效:风温,壮热多汗,身重睡鼾。 4
1.3. 来源:《金鉴》卷五十三。 4
2. 白虎加桂枝汤 4
2.1. 减:芍药 4
2.2. 组成: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60克、 桂枝(去皮)90克。 4
2.3. 功效:清热通络止痛。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4
2.4. 来源:《金匮要略·疟病脉证治第四》 4
3. 竹叶石膏汤 5
3.1. 减:桂枝、芍药 5
3.2. 组成:石膏5钱(煨熟),知母3钱,甘草1钱,粳米1撮。 5
3.3. 功效: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及霍乱伤暑发痧。 5
3.4. 来源:《痧证汇要》卷四 5
4. 白虎汤 5
4.1. 减:桂枝、芍药 5
4.2. 组成:知母6两,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 5
4.3. 功效: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中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7-8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霍乱,伤暑发痧。 5
4.4. 来源:《伤寒论》 5
5. 白虎汤 5
5.1. 减:桂枝、芍药、甘草 5
5.2. 组成:知母2钱,石膏2钱,粳米半合。 5
5.3. 功效:胃热作渴,暑热尤效;又治热厥腹满,身难转侧,面垢谵语,不时遗溺,手足厥冷,自汗,脉浮滑。 6
5.4.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6
6. 石膏粥 6
6.1. 减:桂枝、芍药、知母、甘草 6
6.2. 组成:石膏半斤,粳米1合。 6
6.3. 功效: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中老年人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口渴多饮等发热性疾病。 6
6.4. 来源:《圣惠》卷九十六 6
7. 石膏散 6
7.1. 减:桂枝、芍药、知母、粳米 6
7.2. 组成: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 6
7.3. 功效:热嗽喘甚。 6
7.4. 来源:《宣明论》卷九 6
8. 石膏散 6
8.1. 减:桂枝、芍药、知母、粳米 6
8.2. 组成:石膏2两(研),甘草1两(炙)。 6
8.3. 功效:柔风体疼,自汗;若暴中风,自汗出如水者。 6
8.4. 来源:《深师方》引武家黄素方。(见《外台》卷十四) 6
9. 石膏散 7
9.1. 减:桂枝、芍药、知母、粳米 7
9.2. 组成:甘草2两,石膏2两。 7
9.3. 功效:大病愈后多虚汗;金疮烦闷;湿温多汗,妄言烦渴。 7
9.4. 来源:方出《肘后》卷二,名见《医心方》卷十二引《录验方》 7
10. 芍药散 7
10.1. 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7
10.2. 组成:芍药2两,桂枝5钱。 7
10.3. 来源:《保命集》卷中 7
11. 芍药甘草汤 7
11.1. 减:桂枝、石膏、知母、粳米 7
11.2. 组成:芍药4两,甘草(炙)4两。 7
11.3. 功效:阴血不足,血行不畅,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足温者;小肠腑发咳,咳而失气。四时伤寒腹痛;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痘疹肚痛;营血受伤,热不止;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妇人伤寒,汗解表除,热入血室,经水过多,无实满者;及杂病木克脾土,阴阳血气不和而腹痛;产后腹痛。 7
11.4. 来源:《伤寒论》 7
12. 化斑散 7
12.1. 减:桂枝、芍药、甘草、粳米 7
12.2. 组成:石膏(煅)、知母(焙)等分。 8
12.3. 功效:疮疹倒靥,头疼、头昏。小儿疮斑。 8
12.4.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氏家传》 8
原方
组成:桂枝、芍药、石膏(煅)、知母(生)、甘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练习(解析版答案).doc VIP
- -比亚迪与长安汽车财务报表对比分析.docx VIP
- 安防监控系统测试方案.docx VIP
- 2024版良信低压产品选型手册(2024).pdf VIP
- 第10课 往事依依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刑法及相关知识模拟试卷 .pdf VIP
- 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pptx VIP
- 一种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锭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pdf VIP
- 期末备考策略+专项训练 十三 课外阅读(三)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