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幼儿园)
常见传染病知识及疫情处理办法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 :腮腺炎病毒
2 .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3 .临床表现
⑴腮腺肿大、 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
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
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⑵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4. 并发症: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听神经损害等。
5.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但要至少于发病后 10
天。回园时须持医院开据痊愈诊断证明, 交医务室经大夫同意后方可
回班。
⑵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⑶对易感者可连服板兰根冲剂 3-5 天。
⑷ 接种流腮疫苗等。
6 .治疗
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
口腔清洁。
⑵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热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⑷积极治疗合并症。
二、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 ﹑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
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 5 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
间尚不清楚。
3. 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
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 2-3 天后吸收,不留痂。
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 .治疗
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三、水 痘
1﹑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
2 .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急性期病人。
⑵传播途径:飞沫或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冬春季多见。
⑶易感者: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 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到成人期有 20% 的人可发生带状疱疹。
3 .临床表现
⑴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⑵发热 1-2 天后出现皮疹, 初为红色细小斑丘疹, 数小时后变为
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 露珠 状疱疹,周围有红晕,伴有痒感, 1-3
天后疱疹变干结痂。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
布;常成批出现, 在同一时间内可见斑丘疹、 疱疹、干痂。 口腔粘膜、
咽部、眼结膜也可见皮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4 .并发症:继发感染时可引起败血症。也可见脑炎、心肌炎等。
5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至皮疹全部变干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 2 周。
⑵注意室内通风。
⑶对易感者接种水痘疫苗。
6 .治疗
⑴对症处理:发热时用退热剂;保持皮肤、指甲清洁,避免抓破
疱疹,如疱疹已破或有继发感染者,局部涂用 1% 龙胆紫等。
⑵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⑶按医嘱进行其他相关治疗。
四、猩红热
1.病因: A 组溶血性链球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