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0
加减羌活汤_伤寒大白卷一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加减羌活汤_伤寒大白卷一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5
1.1. 组成:羌活、独活、防风、荆芥、柴胡、干葛、广皮、甘草。 5
1.2. 功效:南方冬月,太阳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无汗者。 5
1.3. 来源:《伤寒大白》卷一。 5
2. 防风羌活汤 5
2.1. 减:独活、广皮 5
2.2. 组成:羌活、防风、荆芥、柴胡、干葛、甘草。 5
2.3. 功效:太阳病。 5
2.4. 来源:《伤寒大白》卷一 5
3. 羌活汤 5
3.1. 减:柴胡、干葛 5
3.2. 组成: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广皮、甘草。 5
3.3. 功效:太阳伤寒无汗。 5
3.4. 来源:《医级》卷七 5
4. 羌活汤 5
4.1. 减:荆芥、干葛、广皮、甘草 5
4.2.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 5
4.3. 功效:寒邪伤营,发热,无汗,恶寒。 5
4.4. 来源:《症因脉治》卷一 6
5. 柴胡防风汤 6
5.1. 减:羌活、独活、荆芥、广皮 6
5.2. 组成:柴胡、防风、干葛、甘草。 6
5.3. 功效:少阳、阳明表邪。 6
5.4.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6
6. 柴胡防风汤 6
6.1. 减:羌活、独活、干葛、广皮 6
6.2. 组成:柴胡、防风、荆芥、甘草。 6
6.3. 功效:少阳身痒。 6
6.4.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6
7. 干葛防风汤 6
7.1. 减:羌活、独活、柴胡、广皮 6
7.2. 组成:干葛、防风、荆芥、甘草。 6
7.3. 功效:表邪火郁,阳明身痒,如虫行皮中。 6
7.4.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6
8. 拨云散 6
8.1. 减:独活、荆芥、干葛、广皮 6
8.2. 组成:羌活1斤,防风1斤,柴胡1斤,甘草(炒)1斤。 7
8.3. 功效: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热泪,隐涩难开,眶痒赤痛,睑眦红烂,瘀肉侵睛;并治一切风毒眼疾。 7
8.4. 来源:《局方》卷七(绍兴续添方) 7
9. 柴胡防风汤 7
9.1. 减:独活、荆芥、干葛、广皮、甘草 7
9.2. 组成:柴胡、防风、羌活。 7
9.3. 功效:风木之邪所致风气霍乱,头痛身热,上吐下泻,心腹绞痛,甚则转筋。 7
9.4.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7
10. 柴胡汤 7
10.1. 减:羌活、独活、干葛、广皮、甘草 7
10.2. 组成:柴胡、防风、荆芥。 7
10.3. 功效:病在少阳,风寒发热,脉弦而数。 7
10.4. 来源:《疟因脉治》卷一 7
11. 防风散(《普济方》卷一○五引《指南方》。) 7
11.1. 减:独活、荆芥、柴胡、干葛、广皮 7
11.2. 组成:防风1两,羌活半两,甘草1分。 7
11.3. 功效:贼风口?。 7
11.4. 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引《指南方》 8
12. 荆芥甘草防风汤 8
12.1. 减:羌活、独活、柴胡、干葛、广皮 8
12.2. 组成:荆芥半两,防风半两,甘草3钱。 8
12.3. 功效:小儿疮疹,邪在太阳,疹出不快,脉浮者。 8
12.4.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 8
13. 荆芥汤 8
13.1. 减:羌活、柴胡、干葛、广皮、甘草 8
13.2. 组成:荆芥、独活、防风各等分。 8
13.3. 功效:产后中风不省。 8
13.4.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 8
14. 羌活汤 8
14.1. 减:独活、荆芥、柴胡、干葛、广皮 8
14.2. 组成:羌活、防风、甘草。 8
14.3. 功效:疟疾,邪气浅在表。 8
14.4. 来源:《脉因证治》卷上 8
15. 防风荆芥甘草汤 8
15.1. 减:羌活、独活、柴胡、干葛、广皮 8
15.2. 组成:防风、荆芥、甘草各等分。 9
15.3. 功效:太阳病,恶寒身热,气急尿赤,痘出不快。 9
15.4. 来源:《医学入门》卷六 9
16. 双和散 9
16.1. 减:羌活、独活、防风、荆芥、干葛、广皮 9
16.2. 组成:柴胡4两,甘草1两。 9
16.3. 功效:邪入经络,体瘦肌热;伤寒,时疾,伏暑。 9
16.4. 来源:《卫生宝鉴》卷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