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8
加味白虎汤_广嗣纪要卷十一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加味白虎汤_广嗣纪要卷十一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生地1钱半,黄芩1钱,麦冬1钱,人参1钱,知母1钱,葛根1钱,石膏3钱,甘草5分,乌梅半个。 4
1.2. 功效:妊娠痎疟,热多寒少者。 4
1.3. 来源:《广嗣纪要》卷十一。 4
2. 滋肺汤 4
2.1. 减:人参、知母、葛根、乌梅 4
2.2. 组成:石膏2钱,麦冬1两,生地3钱,黄芩1钱,甘草1钱。 4
2.3. 功效:春月伤风脉浮,发热口渴,鼻燥能食,衄血。 4
2.4. 来源:《辨证录》卷五 4
3. 石膏化癍汤 4
3.1. 减:生地、黄芩、麦冬、乌梅 4
3.2. 组成:石膏、知母、人参、甘草、葛根。 4
3.3. 功效:热病发癍,目赤狂言,咽痛烦闷,癍如纹锦,不恶寒反恶热,身热不退,脉沉而数。 4
3.4. 来源:《伤寒大白》卷四 4
4. 人参汤 4
4.1. 减:生地、麦冬、葛根、乌梅 4
4.2. 组成:人参1两,知母1分,甘草(炙,锉)半两,石膏(碎)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5
4.3. 功效:伤寒后,余热不退。 5
4.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5
5. 知母汤 5
5.1. 减:生地、黄芩、麦冬、葛根、乌梅 5
5.2. 组成:知母(焙)1两,人参1两,石膏(碎)1两,甘草(炙)半两。 5
5.3. 功效:伤寒大汗后,烦渴及热不解。 5
5.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5
6. 知母石膏汤 5
6.1. 减:生地、黄芩、麦冬、人参、乌梅 5
6.2. 组成:知母、石膏、葛根、甘草。 5
6.3. 功效:燥火伤于肺,上消,烦渴引饮,唇口干裂,寸脉浮数。 5
6.4.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5
7. 知母散 5
7.1. 减:生地、麦冬、人参、葛根、乌梅 5
7.2. 组成:知母1两,石膏2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黄芩3分。 5
7.3. 功效:伤寒狐惑病,咽喉干痛,唇口破裂,或唾脓血者。 5
7.4. 来源:《圣惠》卷十三 5
8. 人参石膏汤 6
8.1. 减:生地、黄芩、麦冬、葛根、乌梅 6
8.2. 组成:人参半两,石膏1两2钱,知母7钱,甘草4钱。 6
8.3. 功效:膈消,上焦燥渴,不欲多食。 6
8.4. 来源:《洁古家珍》 6
9. 人参散 6
9.1. 减:生地、黄芩、麦冬、葛根、乌梅 6
9.2. 组成: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 6
9.3. 功效:伤寒大汗后,烦渴,热不解,脉大者。 6
9.4. 来源:《圣惠》卷十 6
10. 化斑汤 6
10.1. 减:生地、黄芩、麦冬、葛根、乌梅 6
10.2. 组成:石膏(煨令透)1两,知母1两,人参3分,甘草5分。 6
10.3. 功效:小儿斑疹。胃热发斑,脉虚者。 6
10.4. 来源:《医统》卷九十一 6
11. 参膏汤 6
11.1. 减:生地、黄芩、麦冬、葛根、乌梅 6
11.2. 组成:人参5钱,石膏1两,知母6钱,甘草3钱5分(一方加寒水石妙)。 6
11.3. 功效:膈消。上焦渴,不欲多饮。 7
11.4. 来源:《脉因证治》卷下 7
12. 白虎汤 7
12.1. 减:生地、黄芩、麦冬、葛根、乌梅 7
12.2. 组成:石膏4两,知母1两半,人参4两,甘草(炙)2两。 7
12.3. 功效:温热及中暑烦渴;并治小儿痘疱、麸疹、癍疮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热。 7
12.4. 来源:《普济方》卷四○三 7
13. 知母黄芩汤 7
13.1. 减:生地、麦冬、人参、葛根、石膏、乌梅 7
13.2. 组成:知母2钱,黄芩2钱,甘草1钱。 7
13.3. 功效: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憹,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 7
13.4. 来源:《扁鹊心书·神方》 7
14. 石膏散 7
14.1. 减:生地、黄芩、麦冬、知母、葛根、乌梅 7
14.2. 组成:石膏1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 7
14.3. 功效:暑病;热嗽。 7
14.4.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7
15. 生地冬芩汤 7
15.1. 减:人参、知母、葛根、石膏、甘草、乌梅 8
15.2. 组成:麦冬2两,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