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冯友兰;个人简介;第一时期是1919年到1926年,其代表作是《人生哲学》;
第二时期是1926年到1935年,其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
第三时期是从1936年至1948年,其代表作就是抗战中写 “贞元之际所著书”。贞元之际,贞下起元的意思,指中华民族的复兴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已有书店把它们合印为一部书,题为《贞元六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底也以《贞元六书》为名把六本书合印;
第四时期是从1949年到现在,其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冯友兰的所有著述被收入《三松堂全集》,共14卷,600余万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冯友兰前三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第一节 “新理学”的形上学 ; “新理学”的形上学是冯友兰哲学体系的总纲,这个总纲的基本构架是通过《新理学》一书阐释的。;一、“新理学”形上学的建构方法 ;冯友兰又称这种方法为“正的方法”,即以逻辑分析法讲形上学,对于经验作逻辑地释义。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形上学是新的真正的形上学,而真正的形上学必须是一片空灵。
冯友兰指出,除了上述“正的方法”以外,“新理学”的建构还使用了“负的方法”。所谓“负的方法”就是不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是什么,而只说它不是什么。冯友兰指出,哲学总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它硬要思议不可思议的东西,硬要言说不可言说的东西。;二、“新理学”形上学的基本逻辑构架 ;1.第一组命题是:“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有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新原道》)
在第一组命题中,我们应当着重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实际”与“真际”的差别
第二、实际与真际的联系
第三、真际与实际的分离;2.第二组命题:“事物必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能存在。能存在底事物必都在其所以能存在者。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话说,有理必有气。”
在第二组命题中,我们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所依照”
第二,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所依据”
第三、冯友兰对“气”的规定 ;3.第三组命题:“存在是一流??。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是其气实现某理或某某理的流行。实际的存在是无极实现太极底流行。总所有底流行,谓之道体。”
在第三组命题中,我们应该重点把握“道体”这一概念。所谓“道体”就是气实现理的过程,气实现理的过程蕴涵动,是一流行。 ;4.第四组命题,“总一切底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应有”。
这一组命题集中讲的就是一个概念,即“大全”。“大全”是中西方哲学中所共有的一个概念,《庄子?田子方》中有所谓“天地之大全”的说法,指“虚通之妙道”,即天地万物的全部真理。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使用了“大全”的概念。他所说的“大全”是存在的一种最高的无限的界线。它是存在的全体,是存在的各个方面的总和,是不能被任何概念所把握的。 ;三、“新理学”的“无用之大用” ; 冯友兰接着指出,哲学的这种无用恰恰又是大用,这叫做“无用之大用”。这种“大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内圣”,即通过提高人生境界而步入圣贤之林,按冯友兰自己的话说,“哲学能使人成为圣人”。这是大用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就是“外王”,即做社会的最高首领。只有圣人,最适宜于做社会的最高首领。
——总之,哲学的无用之大用,就是“内圣外王”。;四、对“新理学”形上学的简略分析和评价 ;第二节 早期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一书于1923年写成。原名《天人损益论》,是用英文写作的。这个英文本192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时改名为《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后来商务印书馆要为当时的高级中学出版一部人生哲学教科书,约冯友兰把这本书的内容用中文写出来,名为《人生哲学》。这部《人生哲学》实际上就是《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的中文本,于1926年出版。在这部书中,冯友兰对人生哲学作了质的规定和史的回顾,并提出了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看法。;一、人生哲学质的规定和史的回顾;2、史的回顾
从某种意义上说: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一书,实际上是一部人生哲学史,他根据历史上的哲学家对天然和人为关系的不同观点把他们划分为人生哲学的三个派别,并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证明。冯友兰指出,以对天然和人为关系的态度为标准,历史上的人生哲学可划分为三派:
第一派是“损道”,“损道”的特点是向后看。
第二派是“益道”,“益道”的特点是向前看。
第三派是“中道”,“中道”哲学强调天然与人为的合一。;3、关于人生哲学的主要观点
第一,宇宙及人在其中之地位”。
第二,人生之真相及人生之目的。
第三,活动与欲。
第四,中和。
第五,性善与性恶。
第六,理智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92ZG001 抗震构造柱及圈梁设计图集.pdf VIP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pptx VIP
- 2024年一级建造师一建考试水利水电实务选择题历年真题分章节整理练习题.pdf VIP
- 冲刺2025年高考大题突破得高分系列 化学01 化工流程综合题(逐空突破)(解析版).docx VIP
- 萨蒂吉诺佩蒂1钢琴谱Satie Gymnopedie萨蒂 裸者之舞 第一首 祭祀舞曲 Gymnopedie.pdf VIP
- 数字孪生工厂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5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PPT.pptx VIP
- 涵管拆除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短视频创意策划与执行方案指南.docx VIP
- 民间皮影_唐山皮影大师:刘佳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