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表面的微波散射与辐射特性 海面的微波辐射和散射主要取决于海面粗糙度。此外还与海面温度、海水介电常数有关。 平静海面是一个高度极化的。当表面变得粗糙时,发射率增大,表面极化减弱(除了入射角大于55?时垂直极化发射减小)。 这种发射率的变化原因有三个机理: 一是波长比辐射波长大的表面波混合了垂直和水平极化状态,改变局部入射角。这个现象可以把海面看作一组倾斜面,每一个斜面看作是一个镜面。 第二个机理是海水泡沫。这个空气和水的混合物增加了两个极化的发射率。 第三个影响是表面波对微波的衍射,这些表面波的波长比辐射波长小。 这三个影响可以用大尺度波的均方根坡度、泡沫覆盖率和小尺度波的均方根高度来表示,每一个参数均取决于风速。 海面粗糙度的几个参数的定义 大尺度均方根坡度的定义 海面逆风和侧风方向均方根坡度 总的均方根坡度 小尺度均方根高度 大尺度波曲面半径 相关长度 粗糙海面发射率/反射率模式 粗糙表面的发射率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入射到表面上的平面波所携带能量被表面所吸收的多少来得到。 间接的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吸收等于入射波能量减去总散射的能量。 直接的方法:直接计算通过表面的坡印亭矢量(Poynting vector)的通量。 间接方法: Kirchhoff近似,PO,GO 微扰法(SPM) 组合表面方法(也称双尺度模式,TSM)。 间接发射率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各自使用的双站散射系数模式的理论方法不同!!! 直接方法: 直接的方法主要指小坡度近似。小坡度近似方法(Small Slope Approximation,简称SSA),是[Irisov,1997]和[Johnson,1999a]将微扰法(SPM)应用于海面发射率的计算时,生成一个用表面坡度而不是用高度表示的数列,这样就解决了微扰法不能计算大高度起伏表面散射的困难。 海面的散射 后向散射系数与风速的关系(正相关) 后向散射系数与风向的关系 水汽凝结物(云和降水) 水汽凝结物(Hydrometeor) 悬浮在空气中或在空气中降落的液态或固态水(水滴与冰粒) 对高频微波(10GHz)具有吸收和散射衰减; 通常体积浓度很低,典型值5×106; 体积:与云的类型或降雨情况有关 非降水云:< 悬浮状态(云、雾、霾等) 降水:0.1~5mm;与降水率正相关,可作为测量的依据; 冰晶:针状或盘状(1mm);冰水混合物(1~10mm,雪、雹) 散射与辐射: 非降水云:散射作用小,主要是吸收作用; 降水:散射作用明显:散射和吸收; 散射模型: 小体积:球形粒子模型,Mie近似; 大体积:长球粒子模型,长球函数展开; 小尺寸近似(Rayleigh近似):~1/l4; 降水和云的测量: 降水:厘米波、毫米波; 云:毫米波。 冰和雪 水和冰的电磁特性 水:大介电常数(~81),微波不能穿透; 冰:小介电常数(),对微波透明; 雪: 冰水混合物; 介电特性决定于液水(自由水)含量; 散射呈现体散射特性(向各个方向散射) 散射:雪及下面的土壤、岩石或水面的相互作用; 干雪 干雪: 针状冰晶+空气填充; 冰晶填充比:20%(新鲜)~40%(压实) 针状冰晶随机分布,体散射近于无方向性; 介电常数小,损耗小,微波可穿透; 微波遥感理论和技术应用基础 第五章: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连续媒质与大气 微波与分立目标的相互作用 体散射与辐射 光滑表面的反射与辐射 粗糙表面的散射与辐射 周期表面的散射与辐射 自然表面的散射与辐射 特殊的散射体。 5.5 粗糙表面的散射与辐射 概述 粗糙的定义 粗糙度效应 小结 概述 粗糙表面 表面粗糙,几何细节可与波长相比 二次源非规则分布 合成散射场方向图 周期性与Bragg散射 随机粗糙面 粗糙的定义 粗糙度: 表面高度相对平均高度的标准差(均方根) 平均高度的范围:波长 粗糙的定义: 双程相位差足够大; 反射波的叠加主要是非相干叠加; 相干叠加分量足够小。 Rayleig判据和Fraunhoffer判据 Rayleigh判据 Dfp/2 Fraunhoffer判据 Dfp/8 h Dx DR 粗糙度效应 表面散射: 相关叠加与非相关叠加。 光滑平面: 镜面反射—相关表面散射。 平静水面,机场等。 粗糙表面 非相关叠加分量占主导地位; 去极化效应?极化对比度降低; 相关长度与表面斜率 粗糙面散射模型 面元模型 相关长度 表面斜率(均方根斜率) 散射面元的性质: 大小、角度取向?散射场的方向性 粗糙度效应 一般粗糙面散射包括:镜面散射分量和漫散射分量。 当界面为理想平面时,平面波入射形成的反射波的方向和幅度满足Snell定律和Fresnel定理,形成镜面反射; 当界面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时,散射波向其它方向扩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常用二级结论.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课件.ppt VIP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