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励志的名人事迹作文
关于励志的名人事迹作文1 罗丹是法国雕塑大师,曾应法国作家协会邀请为作家巴尔扎克塑像。 接到这个任务罗丹有些为难,因为他知道巴尔扎克是的文学泰斗,举世闻名,可他长得很丑,不但又矮又胖,而且肚子很大,怎么样把巴尔扎克塑造得完美一些,而又不失他本来面目,给人们以永久的纪念呢?为此,罗丹伤透脑筋。经过权衡,他决定实事求是地为巴尔扎克塑像,以真实外貌雕塑巴尔扎克,只在形态上做调整,主要突显出他的精神美和内在美。 设计定型后,罗丹便着手动工。罗丹把巴尔扎克的雕像设计为这样的一个姿态:身披睡衣,双手叠在胸前,昂着硕大的头,眼睛注视着人间,像是在思索又像在蔑视。原来预定雕塑时间为一年半,结果却整整用了七年才把雕塑完工。罗丹在雕塑完巴尔扎克像之后曾让自己的学生观看,找出雕像的不足之处。学生们看到老师的作品纷纷赞叹不已,认为这座雕像十分完美,尤其雕像的双手简直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 “这双手老师雕刻得太精致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完美的手。”听着学生们赞叹,罗丹仔细观察雕像的双手,他越观察越觉得这双手确实很完美,是整个雕像最突出的部位。只是在观赏雕像时,注意力不由自主集中在这双手上而忽略了整个雕像,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 罗丹越看越别扭,举起斧子把那双完美的手给砍掉了。学生们发出惊呼:“老师,这双手雕刻得这么完美,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简直太可惜了。” “我之所以砍掉这双手 ,就是因为它太完美,有它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使这座雕像失去真正的意义。我雕塑的是一座雕像而不是一双手。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不能出现部分比整体更重要更突出的现象。我砍掉双手为的是突出整个雕像的意义。” 听了罗丹的话,学生们恍然大悟,但是法国作家协会无法接受罗丹的做法,他们竟然否认曾向罗丹订制过雕像。罗丹非常痛心,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但他毫不屈服,认定真理不会灭绝,迟早会有人承认他的雕像,更会理解赞同他那种求真的观念。果然,罗丹去世后,人们开始理解并接纳罗丹的雕刻真理,把那座残缺的巴尔扎克的雕像誉为珍品而收藏。 关于励志的名人事迹作文2 若有人问,做一个慈善家是不是需要很多钱?海南的爱心达人冯磊可以告诉你,不需要。冯磊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从事最苦最累的下水道疏通维修工作,尽管他很穷,却是海南爱心慈善界颇有名气的人。 十多年前,冯磊因为家庭矛盾,从山东只身来到海南谋生。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冯磊深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在这里他做过农民、种过甘蔗、做过小生意,也替别人打过工,体会过各种生活状况,让冯磊也看到了许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他开始反省过去在家乡的意气用事,和家人的矛盾。随后,他给家人打了电话,所有的矛盾迎刃而解。这让冯磊心胸更加宽阔。 2003年,海南女子吴海波因为误食醋精导致食管腐烂而无钱治疗的事情经媒体报道传遍了海南。冯磊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参与帮忙,他不仅自己募捐,还私下去探望吴海波。在吴海波得到大家的帮助病情好转后,冯磊还是坚持不懈地帮助她。有朋友不理解冯磊,说:“对于一个陌生人,你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何必还花这么多精力呢?” 冯磊答道:“帮人帮到底吧。既然做了好事,怎么能中途放弃呢?” 之后,冯磊在得知吴海波能够吃进流食后,又马上买了一个榨汁机给她送去。对此,吴海波非常感激,说:“我家里穷,可是你也不富有。你这样对待我,我真是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如果可以,以后我就叫你一声‘哥哥’。你就是我的亲哥,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冯磊高兴地答应了,直到今天,他们依旧情同兄妹。 正是这次助人的经历,让冯磊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常常对妻子说:“我们是物质上的穷人,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2008年,冯磊开始学习上网。他总是到一些新闻网站和一些论坛浏览帖子。一旦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耐心替别人解答问题。有时候,甚至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申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帮忙。妻子对此颇有微词,冯磊却笑着说:“没事,我们又没钱,别人占不到我们的便宜。我们助人为乐,上天也会庇佑我们的。” 不久,微博开始流行,冯磊便利用这个工具开始转发微博。开始,他只是单纯地抱着帮助别人的想法,把所有他看到的需要帮助的消息,通过微博一一转发出去。只是没想到,他的微博点击率逐渐攀升,最后竟然引起了海口媒体和海口网友的关注。 “@海口冯磊”,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微博账户,他却是一个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帮助别人的大好人。就这样,他每天都在转发消息。他的粉丝从1000人增加到2000人,从10000人增加到50000人——冯磊出名了。 现在有不少需要帮助的人都到他的微博上寻求帮助,他都会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