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20张).ppt

报告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20张).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整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的史实; 2.了解明朝灭亡满洲兴起的史实,知道清兵入关和李自成兵败的史实; 3.正确认识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 整理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 整理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谨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熙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于是,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魏忠贤 刘谨 整理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整理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农民没有吃的,就吃蓬草,蓬草没了就吃树皮,到了最后吃石头土块的地步。 整理 陕西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 民众死活,崔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 忍受,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整理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长达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整理 口号:“均田免赋” “均田免赋”口号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要求平等平均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整理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整理 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末皇帝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崇祯帝自缢之处 整理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1)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起义军纪律严明, (3)明朝政府腐败,还不断征收各种赋税,民心尽失, 这是根本原因。 整理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整理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整理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 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整理 探讨李自成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1)明朝的残余军队力量强大,如在山海关的吴三桂; (2)活动于我国东北的清朝统治者乘机率军南下,在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进攻下,明末农民起义失败。 整理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