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常州乱针绣产业调研分析
?
?
【摘要】乱针绣发扬于江苏,是当地继玉器、漆器后的第三大民间特色工艺品,扬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工艺美术史上最后的创新,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宣传较少、绣品全靠手工完成等原因,乱针绣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通过调研乱针绣产业的现状,进行问题的归纳。
【关键词】乱针绣;特点;发展;建议
江苏省的乱针刺绣(图1)已逐步成为江苏省文化精品之一,是继玉器、漆器后的第三大民间特色工艺品,由于其光影表现极其逼真,被称为“中国的油画”。乱针绣与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及四川的蜀绣)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立体感很强,可以制作出非常写实的作品。而且丝线本身具有光泽,可以把画面诠释的生动逼真。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乱针绣现状
乱针绣是由现代常州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女士在1930年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刺绣手法,又名“正则绣”、“锦纹绣”。这种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刺绣的技术以及西洋艺术特色,并受到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启发和影响,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同时被列为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手工艺史上的最后一次创新,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和扬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三大传统工艺门类之一,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传世八十余年来,乱针绣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识”,甚至连常州本地人对乱针绣的认识都极其有限。20世纪80年代初期常州宝应人莫学春到常州、苏州一带出差,发现刺绣工艺品在这两个城市风景旅游区很受欢迎,就回乡组织农家妇女去常州学习乱针刺绣。他们回到鲁垛镇的时候带回了乱针绣工艺,也给鲁垛镇的发展带来了转折性的一步。迄今为止,常州市宝应县鲁垛镇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乱针刺绣特色镇。
现如今,鲁垛镇的乱针绣已经颇有成绩,不但参加了扬州市及江苏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的展览并获奖,而且还进行各种展览,对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丰收》、米勒的《拾穗》等世界名画的仿绣,更显得惟妙惟肖,灵活精巧。为迎接国庆50周年,鲁垛镇绣制的巨幅工艺绣品《长城》,以及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专门赶制的大幅刺绣作品《归程》,还有《长江万里图》等乡绣作品,均可谓是气势磅大、名声蜚远,既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嘉许,又得到了澳门各级行政长官的赞誉。2008年鲁垛镇的国凤刺绣研制中心为北京奥运会赶制了三幅巨幅刺绣作品《万里长城》、《北京天坛》和《天津火车站》,气势宏伟,工艺精良,再一次吸引世人的眼球,用精品之作表现了鲁垛人的自豪,产品远销国内外。所以说,乱针刺绣虽发源于常州,但却繁荣于鲁垛镇。
二、乱针绣的特点
乱针刺绣的流程、用线、针法都很讲究。以前的乱针绣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和色彩稿,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都改用打印机或者喷绘机先根据订单喷绘出需要刺绣的作品,再根据作品配线、做框,然后是刺绣和装裱。乱针刺绣的用线是颇为传奇的,最粗的时候可以用到三根丝线并绣,最细可以把一根丝线劈成四十八份。除此之外,绣品都要绣三层才能成形:第一层是铺底色,这样可以分清轮廓、增加色彩的厚度;第二层是做细,一般先细化大面积和位置靠后的东西,再细化小面积和位置靠前的东西;第三层是进行艺术加工,在绣面上刺出线条的变化,光线、色彩的变化。由此,才得出在我们看来具有不同的肌理和感觉的栩栩如生的绣品。另外,乱针绣的针法(图2)也有别于其他绣种,大概有三角针法、交叉针法、树梢针法和十字针法几大种。乱针繡成品的价格通常要比苏绣贵,具体的要根据画面的难易程度定价,如果是放在家里客厅作装饰的风景画,价格基本都在10000元以下,但是花费数月甚至一年的精品就不同了,从数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三、乱针绣的发展问题所在
鲁垛镇仅3万人口就有秀娘2000余人,其中大多是20-45岁的农村妇女。几十家作坊大小不一,所创造的产值也各不相同。小作坊年产值近百万,大作坊年产值近千万,总年创产值逾亿元。由于乱针绣无法用机器代替人工,绣娘们(图3)成为当地最抢手的资源。然而,刺绣行业的年产量与技工的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培养一个技工由完全不会到掌握核心技术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一个熟练技工则至少要三、四年,而技术是在不断刺绣的基础上,不断的琢磨创新的实践下练就的。一个技工从16岁开始学习,到30岁左右能成为目前绣技最好的老师傅,因此对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这种费时费工的乱针绣作品来说,一件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属大师难得的出彩的作品,与市场上一般技工的作品混淆,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价格一直不理想。加之由于乱针绣的手工性特点,走针在普遍规律下有着随机性,不可能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作品,绣娘对画的体会随着心情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即使同一个人也不能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作品。
图3:绣娘在制作乱针绣作品
另外,尽管有政府的扶持和少数企业家的创业,乱针绣发展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