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有嘉木》读后感
在友人的极力推荐下, 怀着别样的心情阅读了 《茶人三部曲》,起初并不曾在意,哪知越读越有兴致。全文自 1863 年起,至 1998 年止,用一个世纪的历程,描绘出一部近代中国茶人奋斗的历史画卷。
然予生性愚钝,每每不得其要旨,阅毕,虽偶有所得,迟迟不得切题点,近日得友人耳提面命, 语吾之不足,方得其妙有一二, 与众享之。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是忘忧茶庄的大堂前一副对联,也
是我对全文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也许,茶人的心境,全部在于此处罢。
特意去查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语出《诗经。谷风》的一首怨妇诗,
摘录如下。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荼”即是古“茶”字,但据文史专家们考证又不全是。这诗中的“荼”专家说是草本的苦菜而非木本的茶, 我自然是相信专家的,因为《诗经》里的民歌多出自中原,而中原及东南产茶最早也只能上溯到魏晋。但我在默念这些诗句的时候脑海里却仍固执地浮现出小小的茶树和苦涩的茶。品读这女子的柔顺、徘徊和顾恋,还是茶的感
觉――女子的忧喜得失、 离合变化都在茶汤中荡漾着。 我希望她能细细地喝下一盏茶,喝下一份苦涩,浮出一丝回甘。可是我明白“国风”里的句子大多产生于周室东迁之后。 那时的茶还没能摆脱食用或药用
甚至祭祀的阶段。 成为饮料,不管是对于当时的茶还是平民来说都还是一种奢侈。这样的话,我幻想弃妇能通过品饮一盏苦茶而释怀,终究是幻想罢了。
话题有点遥远了,还是来说“茶人”。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而在《茶人三部曲》中,这种为人景仰的文化,可以说是经历惊天秏辄之后又起死回生, 故事的主人公———杭州杭家祖孙六代人,见证了改朝换代、历史变迁对古老文化的兴图与泯灭,而所谓的茶文化, 只不过是历史的一个缩影罢了! 当杭天醉因与羽田话不投机,怒摔兔毫盏时;当赵寄客因保护孔庙,怒撞大成殿石经时;当杭嘉和为救护群众,乃自断一指时,从他们身上,依稀可以折射出茶经沸水冲击,上下翻腾,不折不挠的傲骨。而从林藕初、沈绿爱、杭寄草三代人对待感情的不同追寻, 则犹如那杯中的茶, 升起袅袅青烟的同时,飘出一缕芳香,教人忍不住多出那么一丝情感出来。
而有些情感即便是上了千年,后人也能感同身受。这里又不得
不提《诗经》了。通过绵延几千年却始终共通的情感和文字,我们可
以贴近祖先或质朴或辛酸或悸动的, 心底那最真实而柔软的部分, 感
受我们和祖先之间微微共振的心弦。 于是,那有因追求而痛苦且快乐
的男子,更有因痴情而悲叹或甜蜜的女子的画面,变又雀然在前了。都说女子如茶, 如茶的并不仅仅是那份悠长的韵味和回甘。 活在几千年历史长卷里的女子,和茶最大的相似点其实是——苦!甚至,有时和自己心中的苦比起来, 苦茶之苦简直不值一提。 而在《茶人三部曲》中涉及到的女子,无论是旧时的大家闺秀,还是新时的小家碧玉,亦
或者生活在新生代的,又哪一个,不是经历过一番痛苦的历程,方才明晓世事的真谛呢?
灯一盏,点暖四壁;茶半壶,染馨八方。
夜深人静,翻阅这本厚厚的人生阅历铸成的经典,竟不自觉的
想到了自己,透过袅袅上升的青烟,彷佛听见心灵的呼吸。 “茶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如这茶一般,在沸水的冲击中,上下沉浮,不曾发一声呐喊,不曾有一丝埋怨,只是尽最大的可能与水亲密接触,散发本身的芳香,尤其难得的是,茶须三泡方可回甘,这是需要怎样的耐性的呀!
茶性中蕴含的 “俭、敬、清、和”,正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用行动去笃行,而茶的风骨,是值得用一生去修行的罢!茶的特性,
在不夜之侯—杭嘉和的身上表露无疑: 他的一生都在为别人想, 为别
人活。惟其经历苦涩如茶,才茶人合一,茶我两忘,尽得茶禅一味真
谛:茶,宁静、平和、祥瑞、甘美。禅,静虑、思维修、弃恶。这一
切,不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吗?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菜的韵味,在于平常,不娇,不艳,它平凡的就相你每天喝的水那样普通, 只有你闻到它散发出的那股淡淡的清香后,才会体会到它的不平凡,才会明白这普通的小草,时时透露出一种灵气和淡雅。 早期间看周星驰的电影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犹记其经典名句:“曾经有一份 如果再给我一个机
会 ”等等,人,何尝不是在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最为珍贵的,
也越蕴藏于平常之中,不显山、不露水,就那样默默的,可正是这种
处于无声中的不平凡,才是尤为珍贵的人生宝藏。
我的朋友们,请接受我为你泡上的第三杯茶, 在茶香的回甘中,
体味人生。
后记:予少不更事,于沉浮中迷失,恨不能己,凄凄之情,讫
谅得失之处!不知何语,匆为此文以记之,希闻者得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