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足类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潜力.docVIP

世界头足类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潜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世界头足类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开发潜力 上海水产大学鱿钓技术组 前言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类群,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等海域。共有2个亚纲11个目50个科154属718种。头足类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海洋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位居海洋营养级金字塔的中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头足类的数量变动,对各级海洋生物的数量变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头足类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海洋动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未来人类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此外还具有的药物价值。 随着陆地耕地面积的减少,人类已经认识到,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上,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渔业为世界提供了15%以上的动物蛋白。大洋性经济头足类资源量巨大,是确保人类粮食安全和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选择。为此,本文将全面分析世界头足类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其开发潜力进行探讨。 1 头足类资源在世界海洋渔业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传统底层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引起了世界海洋捕捞产量组成的改变,头足类和其它生命周期较短鱼类的产量增加使得海洋捕捞总产量的增长维持在一定的水平。1970年头足类总产量在100万吨左右,2005年增加到近400万吨,年平均增长比率约为10%,超过了海洋捕捞总产量的年增长率(图1)。 1975年以前,产量主要以柔鱼类为主,但是柔鱼类产量出现波动,未出现大幅度增长;而章鱼类、乌贼类和枪乌贼类的产量基本持平。1975-1990年,枪乌贼类和柔鱼类的产量在波动中上升,而章鱼类和乌贼类则基本上与往年持平。1990年以后,柔鱼类产量出现大幅度上升,而枪乌贼类出现下降,章鱼类和乌贼类则出现小幅度上升(图2)。 在390万t头足类产量中,枪形目(包括柔鱼科和枪乌贼科)所占的比重为最大,产量为31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81%,章鱼类和乌贼类的产量则维持在60-70万t。柔鱼类为161万吨,张41.4%,枪乌贼类156万吨,占40%,章鱼类和乌贼类分别为35万吨左右,分别占9%左右。从增长趋势来看,大洋性的柔鱼科渔获量增长最大,8种大洋性柔鱼的产量约占了世界头足类产量的60%以上,它们分别是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新西兰双柔鱼(Nototodarus sloani)、澳洲双柔鱼(Notodaris Gouldi)、褶柔鱼(Todarodes sagittatus)和滑柔鱼(Illex illecebrosus)。其次是浅海性枪乌贼科和蛸科,乌贼科则相对较慢,近年来还出现下降的趋势。 图1 1970-2005年世界头足类产量 Fig.1 The world cephalopod catch from 1970 to 2005 2 头足类开发利用概况 2.1 头足类的主要经济种 头足类是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FAO(1984)列出世界各大洋经济头足类173种[5],其中已开发利用的或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约70种。各海区的种类组成见表1[5]。在已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价值的70种头足类中,已被规模开发利用的种类仅占1/3,而作为专捕对象的少,大部分作为兼捕对象。它们分隶于15科35属,其中大洋性科有帆乌贼科、武装乌贼科、黵乌贼科、鳞甲乌贼科、大王乌贼科、爪乌贼科、小头乌贼科、手乌贼科、菱鳍乌贼科、柔鱼科;浅海性种有枪乌贼科、乌贼科、耳乌贼科和微鳍乌贼科、章鱼科。在15个科中,柔鱼科、枪乌贼科、乌贼科和章鱼科为最重要,它们约占世界头足类产量的95%以上。此外,黵乌贼科和爪乌贼可也具有开发前途。 图2 1970-2005年世界头足类产量组成图 Fig.2 The catch composition of world cephalopod from 1970 to 2005 (1)柔鱼科 柔鱼科是大洋性种类,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洋的陆坡渔场,但也有分布在大洋中。由于具有表层集群习性,容易成为渔业捕捞对象,是目前头足类渔业中最重要的渔业资源。目前成为捕捞对象的约有10多个种类,如太平洋褶柔鱼、柔鱼、阿根廷滑柔鱼、滑柔鱼、科氏滑柔鱼、茎柔鱼、双柔鱼、褶柔鱼、鸢乌贼、翼柄乌贼、澳洲双柔鱼。其中年产量曾超过10万t的种类有阿根廷滑柔鱼、太平洋褶柔鱼、柔鱼、双柔鱼、茎柔鱼等。 (2)枪乌贼科 枪乌贼科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温带海区以及印度洋,属浅海性种类。目前已被规模性开发利用的有16种,主要捕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