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1卷第3期 工业微生物 Vol.51No.3
2021 年6月 IndustrialMicrobiology Jun. 2021
doi 10.3969/j.issn.1001-6678.2021.03.002
:
致病性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及毒力基因分析
1 1 2 1 2
周倩,王嘉福,冉雪琴,牛熙,黄世会
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为了研究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以分离自仔猪腹泻样的五
P211 P555 P32 P444 P111 S10670 E24190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 、 、 、 和 )和两株参考大肠杆菌( 、 )为实验
材料,通过小鼠感染试验鉴别菌株的致病力,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基因组。结果
S10670和E24190病死率为100%,中等毒株P211和P555 为40%,弱毒株P32、P444
显示,强毒株
和P111 为20%。七株菌基因组拼接后长度为46Mbp ~53Mbp之间,COG注释到3183~3483
个功能基因,VFDB 注释到38~126 个毒力基因。菌株间毒力基因分析发现,强毒株S10670含有
Stx hlyA hlyB hlyC hlyD hlyE/A eae tir
志贺毒素( ),溶血素( , , , , ),紧密黏附素( , )强毒素基因以及大量
E24190 LT hlyA
铁转运吸收系统和分泌系统相关基因。强毒株 含有肠毒素基因( )、溶血素基因( )、
CFA/I菌毛基因(cfaA,cfaB,cfaC,cfaD,cfaE)。中等毒株P211也有CFA/I菌毛基因,此外还含有P
菌毛基因(papA,papC,papD,papH)和铁摄取系统基因(sitA,sitB,sitC,sitD);P555含有12个VI分泌
系统基因(aec15~aec19,aec22~aec32)。弱毒株P32、P444和P111含有少部分与毒力有关的基因
(如黏附素Fim、侵袭素Ibe等)在其他菌株中均存在。综上,可以认为菌株间毒力基因的差异是导
致大肠杆菌致病力差异的重要原因,该结果为大肠杆菌病导致的腹泻等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肠杆菌;致病性;全基因组测序;毒力基因
[1]
大肠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某些大肠 要毒力因子包括毒素、黏附素、外膜蛋白、铁转运系
[]2 ,其导致 [7]
杆菌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统和吸收系统等。为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
的疾病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涉及范围广,给 力差异的原因,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7 株不
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 同致病力的大肠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毒力
[3]
展。然而由该菌引发的疾病目前缺少有效的治 基因的差异,以期解析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和致病
疗手段,临床上主要以母体抗原、抗血清、抗生素等 机制。
[45]
为主,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大肠杆菌通过黏附素黏附于断奶仔猪小肠上皮
细胞,就定居在小肠上并开始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11 材料
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后,引起胃肠道血管、皮下组织和 菌株P211、P555、P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