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黄奇帆:2020,是人类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演化的重要分水岭
2020年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工业时代历经百年形成的全球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困难而加速了变革,并把2020年变成了人类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演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历史上文明的更迭,往往与科学技术革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由此引发经济社会矛盾的全面爆发,从而导致人类社会治理体系的革命。以往历次文明更迭所引发的矛盾,大多是以战争的形式解决,这使得人类文明总是在破坏中创造、在倒退中前进。向数字文明的进步有望打破这一历史前进的方式,以一种更加先进的社会巨变模式代替战争那种不文明的方式。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这种巨变提前到来,疫情后全球经济的重塑力度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人类文明正在呼唤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社会秩序。
面对这场异常严峻的竞争,中国政府提出了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并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这是中国在应对这场大变革时,从容自信地布局,我们正在以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方式科学地参与并开始主导这一轮全球数字经济、社会秩序的重构。
新基建就是支撑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治理的各种基础设施,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无比重要,就像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信息高速公路一样,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社会,必须要有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但是,新型基础设施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该如何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又会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新机会?在这里,我想就新基建的经济社会内涵以及如何更好地建设好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01
新基建是数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匹配的产物
是支撑数字经济循环的基础
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基础设施的代际革命,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领先程度,社会生产关系与之不能匹配的结果。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生产力,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秩序的主宰力量。但是,现有的基础生产关系还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用以匹配分工协作的工业生产模式,它并不能满足数字生产力对于信用、效率、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开始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想释放数字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就必须要大胆变革生产关系。
新基建就是在为全面重塑生产关系、释放数字生产力奠定基础。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还是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都是在力图重塑一个更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社会基础环境,为数据要素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社会。中国正在构建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基建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借助新基建,中国正在全国各地建设一个又一个更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好的数字化经营平台,从而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和转型。
02
要充分认识投资新基建与投资传统基建的差异
创新新基建投资模式
毫无疑问,投资新基建会带动未来几年中国高水平的投资。所谓高水平要体现在投资模式的创新、投资综合效益的增加、投资效率的提升等多个方面。与投资传统基建相比,投资新基建有以下几方面不同:
首先,从投资主体看,老基建一般由政府投资,有的项目虽然采用PPP模式,但往往还需要政府兜底;新基建投资往往不需要政府兜底,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新基建的灵活性,由市场主体根据政策引导自主投资,自负盈亏。比如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是由几大电信企业以及铁塔公司在投,通过政策引导,还可以有民营企业参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甚至是卫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多样化的投资主体才能充分体现新基建的创新性,并提高投资效率。
其次,从投资回收期看,老基建投资大、回收慢,一条100公里的高速铁路投资规模至少150亿元,其回收期一般要三十年;新基建投资规模大小不一,但因为是市场主导,投资主体对投资效率要求较高,因此总的来说回报期会相对较短。
最后,从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看,老基建投资形成了若干交通枢纽,奠定了城市经济这一人类伟大发明的发展基础;新基建投资则奠定了人类数字文明的发展基础,不仅本身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产业,还将颠覆传统产业,使之走向数字化,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投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03
新基建将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化
形成万亿级自成体系的数字化平台
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本身将带来天量投资。根据工信部有关机构测算,2018年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规模达到6.4万亿元,在GDP中占比达7.1%。预计2020-2025年期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其中5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享稿-源稿-0405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pptx
- 华为云EI交通智能体.pptx
- 华为智慧交通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1).pptx
- 淮北市城市大脑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项目(一期)-22013采购需求.docx
- 混合多云服务解决方案 (1).pptx
- 基于数据驱动的政企数字化转型.pptx
- 技术引领,数据赋能——建行大数据能力建设之路.docx
- 金融数字化之路与HR3.0-付晓岩.pptx
- 金融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探索-朱嘉明.pptx
- 李德仁: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ppt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154-2024老龄化社会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通用要求与指南.pdf
- 《GB/T 45154-2024老龄化社会 年龄包容性劳动力通用要求与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7019-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pdf
- GB/T 7019-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pdf
- GB/T 45150-2024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320.4-2024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150-2024老龄化社会 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pdf
- 《GB/T 25320.4-2024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4部分:包含MMS的协议集及其附件》.pdf
- 《GB/Z 44938.1-2024机械电气安全 第1部分:用于保护人员安全的传感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551.3-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第3部分: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