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演讲人:张欣莹
杜仲又名丝绵皮,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植物。药材商品名称“杜仲”、“杜仲叶“。
一、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枝、叶折断后有银白色胶丝。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边缘有锯齿,下面脉上有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单生于小枝基部;雄花具短梗,雄蕊6-10枚;雌花具短梗,子房狭长,1室,胚珠2。
翅果卵状长椭圆形而扁,长约3.5cm,先端下凹。
种子一粒。
花期3-4月,果期5-10月。
二、分布与生境
杜仲是我国特产药材。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湖南及浙江等省区。
野生杜仲分布于高山海拔1500cm左右,冬季为冰雪覆盖的地区。抗寒能力较强,成株在-21℃气温下能自然越冬。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过黏、过湿或过于贫瘠均生长不良。
三、药用部位与功能主治
杜仲的干燥树皮及叶均可入药,分别称杜仲和杜仲叶。
a.杜仲为补虚药。性温,味甘。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
b.杜仲叶性温,味微辛。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等症。
(2)药理作用:
杜仲木脂素类成分松脂素双糖苷是降压活性成分,丁香脂素双糖苷具有抗肿瘤活性,尤其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较强活性。
环烯醚萜类成分京尼平苷有泻下作用,苷元可促进胆汁分泌;桃叶珊瑚苷具有抗菌、利尿活性。
现代药理学证明杜仲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特点是疗效平稳、无毒、无副作用。杜仲皮和叶的提取物具有镇痛、中枢神经镇静、利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等作用。
五、采收与加工
栽培杜仲生长第三年时定植,定植15年以上,开始剥皮收获,常4-6月进行。剥皮过程如下:
先齐地单据一环状口深度至木质部,向上量至一定长度
再据第二道环口,两环口之间纵割,使树皮与木质部脱离
剥下的树皮用开水烫后,层层紧实重叠平放在以稻草垫底地平地上,上盖木板,加重物压实,四周加草围紧,使其发汗一周左右,内皮呈暗紫褐色,取出晒干,刮去粗皮即成。
定植4-5年后的杜仲,于10-11月间落叶前采摘叶子。去枯皮、叶柄,晒干。
六、近缘种
杜仲科全世界仅一种,为紧缺药材之一。野生杜仲资源因剥皮供药而逐年减少,栽培杜仲生长年限长,供不应求。因此,民间常以卫矛科、夹竹桃科等多种植物的根、茎皮代替杜仲皮药用,称“土杜仲皮”。已被《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的杜仲民间代用品20余种。例如:
1、卫矛科卫矛属:刺果卫矛、肉花卫矛、扶芳藤、大花卫矛等
2、夹竹桃科:红杜仲藤、毛杜仲藤、杜仲藤、毛叶藤仲、糖胶树、清明花等
3、萝藦科:华宁藤、牛奶菜
4、樟科:潺槁树
5、五加科:常春藤
6、紫葳科:梓树
七、资源开发与保护
我国陕西、福建等地都以杜仲叶为原料生产杜仲保健茶等,日本、韩国也有此类产品。
为了保护和开发杜仲药源,一方面对正品杜仲的收获已采用部分环割法,栽培杜仲的面积逐年扩大;另一方面,杜仲叶具有和杜仲茎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故可作为杜仲皮的代用品;上面介绍的近缘种也可代替杜仲皮药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