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95
麻黄散_杨氏家藏方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麻黄散_杨氏家藏方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39
1.1. 组成: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39
1.2. 功效:肺感寒邪,暴生咳嗽,涎痰上喘。 39
1.3.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八。 39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9
2. 相似度80%:麻黄散 39
2.1. 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干姜3分(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39
2.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39
2.3. 加:干姜 39
2.4. 减:皂角 39
2.5. 功效:咳嗽上气。 39
2.6. 来源:《圣惠》卷四十六。 39
3. 相似度67%:阿胶汤 39
3.1. 组成:阿胶(炒令燥)1两,五味子1两,麻黄(去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39
3.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39
3.3. 加:五味子、陈橘皮 40
3.4. 减:皂角 40
3.5. 功效:冷嗽。 40
3.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40
4. 相似度67%:五味子饮 40
4.1. 组成:五味子(炒)1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1两,阿胶(炙燥)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40
4.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40
4.3. 加:五味子、陈橘皮 40
4.4. 减:皂角 40
4.5. 功效:伤寒咳嗽。 40
4.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40
5. 相似度60%:麻杏石甘汤 40
5.1. 组成:麻黄4两,杏仁(去皮尖)50个,甘草(炙)2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40
5.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40
5.3. 加:石膏 40
5.4. 减:阿胶、皂角 41
5.5.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41
5.6. 来源:《伤寒论》 41
6. 相似度60%:麻黄桂枝汤 41
6.1. 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41
6.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41
6.3. 加:桂枝、赤芍药 41
6.4. 减:阿胶、皂角 41
6.5. 功效: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痛,8-9日不解,表证仍在,复发汗,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又大汗后似疟者。 41
6.6. 来源:《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41
7. 相似度60%:麻黄加葛根汤 41
7.1. 组成:杏仁25个(去皮尖),麻黄1两,桂枝1两,葛根1两,甘草半两。 41
7.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41
7.3. 加:桂枝、葛根 41
7.4. 减:阿胶、皂角 42
7.5. 功效:太阳表病,风湿相搏,荣卫俱病,一身尽疼,表气不和。 42
7.6. 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42
8. 相似度60%:麻黄加生地黄汤 42
8.1. 组成:麻黄2两半,桂枝2两,甘草半两,杏仁25个(去皮尖),生地黄1两。 42
8.2. 原方对照:阿胶(蛤粉炒)半两,皂角(去皮,炙令黄色)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半两,甘草(炙)半两,麻黄(去节,称)半两。 42
8.3. 加:桂枝、生地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J611-4图集—金属结构大门.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鲁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CSP-J2-第二轮比赛-C++试题 .pdf VIP
- 完美健康观念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基本标准表.doc VIP
- 妊娠期母儿健康管理新策略题库及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 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简章.pdf VIP
- 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查房 (1).pptx VIP
-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AI生成式案例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VIP
- 【算法】labuladong的算法小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