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体裁:词 题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名字:张志和 年代:唐代 描述:张志和(732 年—774 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翻译: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原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 772 年(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赏析二:思想内容 词中描绘了大量的江南水乡汛期的景物和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天空白鹭、鳜鱼正肥;青箬笠,绿蓑衣,渔人垂钓忘归。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色彩万千,情融于景。一首醉情于山水的的抒情诗。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赏析三:语言赏析 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赏析四:诗歌结构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同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桃花盛开,鳜鱼正肥的季节。写出暮春西塞山前的美丽山色,渲染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日常生活,然而,借助读者的想象,可以体会到词中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考点: 一、必背名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解释: 关键词:渔歌子 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 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 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 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 的简称。 关键词:西塞山 浙江湖州。 关键词: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关键词: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关键词:鳜鱼 鳜(guì),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关键词:箬笠 箬(ruò),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关键词:蓑衣 蓑(suō),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关键词:不须 不一定要。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