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
诗文
明代文人大多诗文兼擅,故数量不少,但成就不大。
1、茶陵派:明 成化、 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该派领袖 李东阳为 湖南茶陵人,故名。他们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轶宋窥唐”,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以图洗涤台阁体单缓冗沓的风气,振兴文坛。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
2、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 李梦阳、 何景明、 李攀龙、 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气,起身反抗箝制士人思想,迂腐不通的 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 台阁体。成员有 李梦阳、 何景明、 王九思、 边贡、 康海、 徐祯卿、 王廷相、 李攀龙、 王世贞、 谢榛、 吴国伦、 宗臣、 徐中行、 梁有誉。后七子中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
3、公安派: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 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 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 袁中道, 袁宗道又次之。因三人是 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反对 前七子和 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 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3、 竟陵派: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 钟惺、 谭元春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 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竟陵派认为“ 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但他们所宣扬的“性灵”和 公安派不同,所谓“性灵”是指学习古人诗词中的“精神”,这种“古人精神”,不过是“幽情 单绪”和“孤行静寄”。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 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 竟陵派与 公安派一样在明后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然而他们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4、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唐宋派则既推崇三代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唐宋派还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唐宋派作家的散文多半文从字顺,明白晓畅,贯穿“文以载道”的精神。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推归有光。归有光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超然。归有光最擅长且成就最高的是那些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琐事和人情世故的散文。归有光的突破之处在於把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古文中来,植根于经史,化为自然之文,敍事抒怀,不事雕琢,雅洁自然,神理情韵兼具。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见树楼记》等等。
二、戏曲:
(一)简介:明代戏曲的主流是由元代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时期,至明代后期,传奇戏的创作达到鼎盛时期。明代前期传奇戏的四大声腔已经形成,即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昆山腔经过文人改造,风靡全国,出现昆山派,创作顶峰为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王世贞的《鸣凤记》。明代后期涌现众多戏曲流派和不少优秀作品。明代散曲也有不少作家作品,冯惟敏被誉为明代第一曲家。
(二)流派
1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人 沈璟。内容上宣扬分拣伦理,缺少现实内容,艺术上重视音韵格律,语言要本色。代表作有《红蕖记》、《义侠记》等。
2、临川派:明代传奇文学流派。万历年间﹐临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等传奇﹐着重刻划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戏曲史上把明清两代仿效他风格的戏曲作家称为临川派或 玉茗堂派。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的名称。该流派派曲家还有冯延年、阮大铖、吴炳、孟称舜、凌濛初等。汤显祖的思想与李贽、徐渭、三袁同属反对传统礼教、批判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潮,他的戏曲理论强调创作不应受形式、格律的拘束,强调作家的才情,倡导以自我为中心的神情合至论,特别重视个人的感情作用,以感情说反对道学家的性理说,“临川四梦”(即“玉茗堂四梦”)就是这些理论的实践。汤显祖还重视创作上发挥作家的想象、语言上讲究“机神情趣”,既要本色,又要有文采。
汤显祖(1550—1616),中国 明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