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构造地质学绪论演示文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构造尺度 按地质构造规模的大小划分的级别—构造尺度 构造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本教材分六级:   1. 巨型构造:山系、区域性地貌的构造单元。 如喜马拉雅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   2. 大型构造:区域性构造单元中的次级构造单元 如背斜、向斜、大型断裂等   3. 中型构造:一个地段上的褶皱、断层;  (1:5万比例尺地图,可见全貌,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4. 小型构造:露头上、手标本上的构造  (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本课程研究的重点)    5. 微型构造:手标本、显微镜下可见的构造   6. 超显微构造:电子显微镜下研究的构造-位错) 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七页。 实际工作中一般分成三级: 1)大构造-区域构造—区域及大地构造学 1:20万比例尺图幅的范围 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七页。 2)中、小尺度的构造—构造地质学 (露头、手标本) 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七页。 鹰角崖的绥中花岗岩的风化节理 第三十页,共八十七页。 鸡冠山景儿峪组砂岩内正断层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七页。 Aerial view of right-lateral fault. Near Las Vegas Nevada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七页。 北天山山麓的逆冲断层组合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七页。 劈理和线理 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七页。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与地层学、岩石学一起构成了地质学的三大基础学科。 2.构造地质学发展过程 “Geology” 一词最早见于文献是在1473年,当时的涵义是指与研究神圣事物的学问(神学)不同的科学。   竹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七页。 十八世纪,就有人指出了山脉的带状构造,并对褶皱进行了模拟实验。但构造地质学的真正形成,应始于1850年。 1920年,有人研究了阿尔卑斯山脉的地质构造,应用飞来峰和构造窗确立了逆冲推覆构造的存在,从而确立了造山旋回论,此即称为古典构造地质学或古典造山论。 古典构造地质学主要是在生物地层学的基础上,在研究阿尔卑斯山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基本上是一种“固定论”的观点,认为海、陆位置是永恒的(地壳下降,海水入侵;地壳上升,产生海退)。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七页。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问世。其在研究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非常相似。后来,又由于一些偶然的机会,收集到了一些重要的资料:南美的巴西和非洲大陆有极其相似的古生物。 于是,魏格纳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成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逐渐得出肯定的结论:大陆在地球表面经过了漂移才到了现在的位置,两亿年前大西洋并不存在,而那时的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大陆漂移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当中引起了激烈的论战,并持续到现在。19世纪20年代始,可谓“现代构造地质学”。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七页。 现代构造地质学和古典构造地质学的最大不同是,前者的研究对象不限于造山带,而且涉及到大陆、大洋等各方面。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构造地质学特别繁盛,出现了一系列的构造学派 国际: ①早期—槽台学说 ②现今—板块学说 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七页。 国内: ①槽台学说(黄汲清); ②地质力学(李四光); ③地洼学说(陈国达); ④断块构造学说(张文佑); ⑤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 ⑥板块构造学说(李春昱、马杏垣 等)。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七页。 第一章 绪论 1.构造地质学及其发展历史 2.现实中的构造地质问题 3.研究对象与内容 4.研究方法 5.发展趋势 6.研究构造地质学的现实意义 第四十页,共八十七页。 地震——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1999.8.17日3时7分土耳其西部和中部发生7.8级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死亡人数超过4万人,其中工业省份科贾埃利省伤亡最大。一座大炼油厂原计划卖出17%股份,价值7.26亿美圆,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七页。 河北: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的唐山 被地震所扭曲的铁轨 地震造成的地裂缝 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七页。 5.12汶川强震 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七页。 1994年1月,美国洛杉矶市发生的里氏6.6级地震,使高速公路、高架桥梁遭到严重破坏。日本的有关专家在考察后表示,日本的高速公路和桥梁是可以抗震的。 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七页。 可是,时隔仅一年,神户地震的现实将日本高速公路、桥梁抗震的神话彻底摧毁了! 阪神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东倒西歪、粗壮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也已伤筋露骨…... 第四十

文档评论(0)

Zhangqing0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