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黟县改称看王莽以“虏”名地的用意.docx

从黟县改称看王莽以“虏”名地的用意.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黟县名称的由来,历来有多种说法,《旧唐书#8226;地理志》:“县南石墨岭出石墨故也”; 《歙县图经》:“新安贡柿心黑木,故以名县”;《南畿志》:“黟县本秦旧县,属鄣郡,以县有黟山故名”(《二十五史补编#8226;汉书地理志补注》第 282 页)。后世学者趋向一致的,是 《南畿志》的说法。是的,当时江南这山越聚居的大片丘陵地带是秦始皇心中的一片阴影, 就以黝(黑青)山色定县名。据《汉书#8226;地理志第八上》:“黝,渐江水出蛮夷中,东入海。成帝鸿嘉二年为广德王国。莽曰?虏”。 王莽当政期间,为了实现“托古改制”的理想,大改其地名。黝县改名为“?虏”,是告诫人们对逐渐强盛的山越,要常存戒心。岂止秦皇、王莽,后世的王朝,也同样不容越人坐大。唐永泰二年(766 年),朝廷划黟县的赤山镇及其六乡和饶州的浮梁地置祁门县;次年,又划黟县秋浦和浮梁地置石台县。通过军事行动和行政区划,征剿与削地并举,使山越的生 存空间缩小,山越的群体分散,从此一蹶不振。 有人说,王莽乐此不疲地改地名是随心所欲。我们认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切都有规律可循。谭其骧先生在《新莽职方考》中说“:莽之改易汉郡县名,其取义于当地之历史山川风土者极少数,大半皆着意于字面之音训。”他归纳出《莽改汉郡县名通例》:一音义通, 二义同(或近似),三音通,四义相反,五其他(1.以故郡名为郡所治之县名。2.加“亭”字。 3.加“城”字。4.加“屏”字。5.加“吾”字)。黝县所属之丹阳郡领县十七,王莽改了五个县:宛陵――无宛;江乘――相武;秣陵――宣亭;故鄣――候望;黝县――?虏。 地名改作“虏”的,其归类在谭其骧先生《莽改汉郡县名通例》之外。王莽以“虏”更 改一些边防要地的名称,贯穿了他对时势的判断和对策。时间印证了王莽理解的正确。略举 如下:黝县――“?虏”。王莽意识到勇猛彪悍的越族人,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繁衍生息, 结寨自卫,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音 sè,《广韵》山责切,《公羊传#8226;宣公六年》: “灵公望见赵盾,?而再拜。”何休注:“?者,惊貌。”《易#8226;履》:“九四,履虎尾,??,终吉。”陆德明《释文》:“??,山革反。子夏传云:恐惧貌。何休注《公羊传》云:惊愕也”。虏,对外族人的蔑称。《汉纪#8226;武帝纪五》:“虏还走上山,陵追击之。”《后汉书#8226;郑众传》:“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越人日渐壮大,后世封建统治者岂能熟视无睹?到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年),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统帅大军进剿黟、歙。林历山一战,攻克山越黟帅陈朴、祖山营垒,“凡斩首八千”。接着,改“黝”为“黟”。 武都――循虏。武都在今甘肃武都地区西和县一带,西汉时,河湟的羌族与北方匈奴联合,汉景帝时,为“隔绝羌胡”,强迫羌人入塞。“徙留何等于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临洮县南),至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西和县)”(《汉书卷八十七#8226;西羌传第七十七》)。西汉末,王莽于汉平帝元始四年(41 年),派中郎将平宪等胁迫西海(青海湖)一带的卑禾羌 12000 人西迁,置西海郡,辖修远、监羌、兴武、罕虏、顺砾五县,郡治在龙耆城(今青海省海晏县),从此,“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万数”,成为犯人流放地。两年后,西羌庞治怡、傅幡进攻西海郡,欲夺回故土,王莽遣护羌校尉窦况讨平。改武都为“循虏”。循,《说文》:行顺也,“循虏”,就是要虏(羌人)“循规蹈矩”。 令居――罕虏。令居是西汉王朝在河西设置的第一个县,在今甘肃省永登县。汉武帝时, 汉朝势力西进到达河、湟地区,赶走羌人,建令居塞。元鼎五年(前112 年)羌人联合匈奴, 围攻口罕(今甘肃临夏),被汉朝将军李息击溃。元康三年(前63 年),先零羌联台诸羌围攻金城(今兰州),汉朝派赵充国领兵讨平。王莽时,攻占湟水以西的羌地设置了西海郡。王莽失败,羌人易帜反叛。到东汉建武十―年(公元 35),马援率师平叛。此后,东汉王朝多次将羌人内迁到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汉阳(今甘肃天水一带)、安定(今甘肃镇原一带) 和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土郡(今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西河(今山西离石)等地,实现了王莽“罕虏”,即让大多数羌人离开令居这与匈奴接?的边关的计划,罕, 稀少也。而“稀少”义是“罕”字假借义,“罕”从网,其本义是“捕鸟用的长柄小网”――说不定王莽“罕虏”计划就是把羌人像鸟一样来捕杀呢。 删丹――贯虏。删丹,秦时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设置删丹县, 为张掖郡所辖。后删丹讹为“山丹”。据《西河旧事》,祁连山,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在张掖、酒泉二地,焉支山在删丹故县。匈奴失二山,伤心地唱道:“亡我祁连山,牛羊不蕃息;失我焉支山,妇女无颜色。”由此看来,王莽把删丹改作“贯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