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篇稿 三封信
——清明忆先贤
刘虎臣
①2012年5月31日凌晨1时许,95岁高龄的周汝昌老先生无疾而终、溘然长逝。感慨唏嘘的同时,不由想到我结识汝昌老以来,亲见的一些往事,对这位生长于咸水沽镇,靠着不懈奋斗,取得世人敬仰的学者,愈加钦敬和感佩......
②我比汝昌老整整小了20岁;他在首都,我在天津;他是名满天下大学者,我是默默无闻的碌碌庸人。怎么会相识并交往呢?说来也算一有缘分,二是赶寸了。我参加工作,从市区分配到郊区,恰与汝昌老的胞兄周祜昌先生同在供销社业校供职,这岂不是条能与汝昌老搭上关系的终南捷径?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希望成为了泡影!
③1984年4月,我们终于有机会请周汝昌先生回到他阔别已久的故乡天津南郊咸水沽。到了家乡,先生可就闲不住了。下车伊始,乡亲们就把他围住,嘘寒问暖之外,求字者不少,把屋子挤满了。先生挥毫泼墨大半天,统共写了多少条幅,也不知晓。转过天,又在电影公司礼堂以《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为题,给各界群众做了普及性讲解。又被葛沽请去参观八驾“宝辇”、两个“灯亭”。老先生满怀浓浓兴致,传授了有关妈祖文化来源和发展状况的有关知识。中餐后乘车赶往小站,参观刚刚维修过的周公祠。先生看了气势恢宏的三个大殿,不仅对家乡重视文物保护很赞赏,也对家乡拥有军旅、漕运、农耕、花会等源远流长的多种文化格局而自豪!
④这些活动甫一结束,他与胞兄周祜昌便隐入上刘庄下头儿、祜昌先生大儿子周祥临的家中,投入《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校阅。老哥俩从早到晚一个念一个听,集中精力,不敢稍有松懈,很是劳累。偏偏遇到我这么个没心没肺不长眼的,在他们激战犹酣的关头,却提出个不情之请:在老哥俩一天工作告一段落时,能不能给我挤出一点时间,做些采访。说实话,提出这个请求时,我心里还是满纠结的。没想到,汝昌先生答应得很痛快、挺干脆、没有半点犹豫!一天劳累之后,先生对我不厌倦,不轻视,更不懈怠,讲得既认真又耐心,使我收获颇丰.......
⑤出乎意外的是,这期间的一个晚上,汝昌先生的老伴儿毛夫人,由祥临的女儿领着,竟然来我家(那时我也住上刘庄,与祥临家相距较远),说是认认门儿,我当然明白,她是代表汝昌先生来的,答谢之意存焉。从中透露的信息是:汝昌先生从来把自己当平民,从没高高在上的以大人物自居,其内心之高尚善良,不言自明。
⑥先生回北京后,我利用采访的材料,写了篇纪实文章,大约有一万来字吧,修改、誊清后,寄给了先生,目的是请他核对事实有无讹误,内心既有希冀又很忐忑。希冀的是终于能得到大师亲传了;忐忑的是,汝昌老名满海内外,我那篇小学生式的作文能入其法眼吗?再者,先生不仅忙且有严重眼疾,能很用心地,审阅我那篇烂文吗?完全没想到,汝昌老不仅不嫌累赘,反以诲人不倦的专注,对稿子逐句推敲、不惮修改,原稿上一旦写不开,便另纸誊清,贴到原稿上,当起“裱糊匠”!我异常不安,自忖(cǔn)竖子何德何能值得先生如此厚爱?同时又倍感温暖,这对后学者是多大的激励和鼓舞啊!
⑦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汝昌老为这篇稿,竟然前后接连给我写来三封信。字都很大(眼疾闹的,无法写小),竖行排列,末尾所属日期分别是:89、11、18;己巳祭灶日;庚午初七立春前二日。
⑧我之所以不厌其烦赘述写信的日期,是因信与信之间换得实在太近,真可谓短短三封信,一颗滚费心!头一封告我“24页稿并札,妥收请勿念。”我捧读良久,难以平静。先生忙,接到稿子无暇看,怕我着急,立马写信安抚,这是多深的情谊!唯恐我不理解他忙的程度,到了“祭灶”那天,又来信说:“我最近半个月,即偿文债十五六篇之多,每篇内容相去十万八千里,可知其“分散性”。“怕你惦记,先此报闻。”短短几句话,先生焦头烂额忙碌的情景,跃然纸上。当时,我愧悔极了,真不该用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事,给他添那么大的麻烦。同时也感悟到,何为长者气度,怎样才配称大家......
(选自《天津日报》2021.4.1,有删改)
13.本文围绕周汝昌先生记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4.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妙处。(4分)
下车伊始,乡亲们就把他围住,嘘寒问暖之外,求字者不少,把屋子挤满了。
1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同时也感悟到,何为长者气度,怎样才配称大家......”?(4分)
16.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行文叙事,有什么好处?(4分)
17.下面是对周汝昌先生的相关介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人物卡片,思考周汝昌先生的生平和为人处事对你有何启示。(4分)
人物卡片
周汝昌(1918.4.14~2012.5.31):中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造等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其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另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