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壤形成.pptVIP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3 人为因素影响具有双重性。 合理利用可加速土壤熟化,提高肥力。如合理耕作施肥、兴修水利、合理灌溉、适当旱改水、修筑梯田、种植绿肥、改良土壤不良性质等。 不合理利用则破坏土壤,降低肥力。如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污染、城市与工业污染、过度垦殖和放牧使土壤退化和荒漠化、毁林造成土壤侵蚀。灌排不当造成土壤盐碱化等。 第62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第三节土壤形成的实质与成土过程 1 土壤形成的标志 1.1 富含腐殖质结构层的出现。 腐殖质是生物形成的,它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土壤肥力,使母质形成土壤成为可能。 1.2 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 有机复合体的形成使得土壤肥力能够不断发展,是形成良好结构的基础。 第63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土壤形成的实质 2.1 物质的地质大循环 地球上生物出现之前物质循环为: 裸露岩石 风化作用 风化产物 搬运作用 海洋沉积物 胶结硬化 海洋岩石 海陆变迁 我们把这种由岩石到风化产物,再到岩石,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进行的过程称为物质的地质大循环。 第64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2 物质的生物小循环 地球上有生物之后的物质循环为: 矿质养分 有机体 死亡残体 微生物作用 腐殖质 生物合成 枯落死亡 这种由矿质养分到生物有机体,再到矿质养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进行的过程称为物质的生物小循环。 第65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6)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具有多种共存、相互关联的特点 土壤能为多种微生物提供条件,因而多种类群的微生物能同时同地共存。 同一层土壤中,既有细菌、又有真菌和放线菌,只是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其数量和活动能力不同而已。 第30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1.1.3 土壤细菌 细菌单细胞微生物,也是土壤中分布最广的微生物。细菌一般在20-30分钟可以分裂一次,个体直径多为0.5-2 um,最适合于中性条件下生活。 (1)按形状可以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2)按生理类型划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分解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固氮菌等。 第31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3)按营养类型可分为: 营养类型 自养型及兼自养型 异养型 好气性 嫌气性 芽孢杆菌 无芽孢菌 异氧型细菌占土壤细菌的绝大多数,无芽孢菌是土壤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细菌类群,根际几乎90%以上为无芽孢菌。 兼气性 第32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1.1.4 土壤真菌 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土壤霉菌、纤维分解真菌、木质素分解真菌、腐殖质真菌、菌根菌、土壤酵母菌等。 真菌都是好气性异养型微生物,在通气好和酸性下最为活跃,在酸性土壤中,真菌的作用极为重要。 真菌大部分呈丝状,分支的菌丝组成菌丝体。 第33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按照营养方式和植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真菌分为:腐生真菌、共生真菌、寄生真菌三类。 共生真菌可以与植物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植物为真菌提供光合产物,真菌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和改善植物生存环境。 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成为菌根。菌根可分为内生、外生和周生菌根。 第34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1.1.5 土壤放线菌 放线菌在进化系统中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与真菌的相似之处是有菌丝组成的菌丝体。特点有: 好气性条件下特别活跃 比细菌耐旱,能在最大持水量的15%下正常活动 能适应高温,30?C以上发育良好 pH适较广,3.4-8.5,最适于7-8.5的微碱性环境 能分解木质素等难分解有机物质。 第35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1.1.6 土壤藻类 藻类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土壤常见藻类有蓝藻、绿藻、裸藻、接合藻和硅藻,以绿藻和蓝藻最多,所以在湿润土壤上常形成一层绿色。 藻类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形成的最初阶段是由藻类和真菌结合的共生体,在母岩或母质上积累了土壤中最早的有机质,藻类还可以溶解岩石、分解矿物提供矿质养分,藻类还能促进固氮,增加土壤氮素。 第36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1.2 土壤动物 土 壤 动 物 脊椎动物:爬虫、鼠类等 无 脊 椎 动 物 节肢动物:蚁类、蜗牛等 原生动物 蠕虫动物 线形动物:线虫 环节动物:蚯蚓 根足或变形虫类 鞭毛虫类 纤毛虫类 第37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常见土壤动物 第38页,共9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 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合成有机物质,将太阳能引进成土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呈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呈有机物,使太阳能进入土壤形成过程。 (2)富集矿质养分,改变了地表物质循环的方向 植物能吸收土壤深层养分,然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