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学》宋 范祖禹撰 黎莘点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帝 学 宋·范祖禹 黎莘 点校 2022年3月 御制《题宋版范祖禹帝学》 元祐成书心力殚,逮乎嘉定又重刊。 欣兹祖禹芸编在,不异九龄金鉴看。 务学求师着仪轨,修身莅政示倪端。 知之行矣吾犹恧,绨几宁惟玩古观。 乾隆乙未孟春 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奉?皇子等所和诗,着并録。钦此。 皇四子臣永珹恭和 儒臣第一妙研殚,仰契皇心论不刋。(谨案,本传,苏轼尝称祖禹为讲官第一。) 古鉴炯如蓍蔡奉,陈编珍越鼎彞看。 数千年上窥精藴,三万言中得肇端。(帝学共八卷,计二万九千余字。) 幸荷纶音勤染翰,豹斑粗识愧童观。(奉命子臣永珹等六人各缮一部。) 皇六子臣永瑢恭和 两閤(迩英、延义。)陈言要义殚,先经缮进后经刊。(建炎中,礼部尚书谢克家上言,请勅祖禹之子宗正少卿,冲缮本进览,嗣祖禹五世孙择能宰高安,刋置县斋。嘉定中,户曹赵汝洋补刋。) 讲筵不愧眉山誉,(谨案,本传苏轼称祖禹为讲官第一。)史笔应齐涑水看。(祖禹进《唐鉴》十二卷,学者有唐鉴公之目。) 纸墨古香留箧里,星云宸藻冠篇端。 执中圣学同尧舜,一善兼资备监观。 皇八子臣永璇恭和 圣学勤师古训殚,嘉谟有契论宁刋。 惟精惟一传心接,求治求安运掌看。 用极先由慎乎徳,从长犹念执其端。 曲江金鉴编堪续,宵旰尧衷比例观。 皇十一子臣永瑆恭和 太史编书典制殚,衢州投进溯重刋。 如斯方册真资用,合是巖廊不厌看。 祭海三王皆后委,传薪千古必求端。 孤踪衘感应何极,(按《宋史》,范祖禹师司马光,不立党。)今日常蒙圣主观。       皇十二子臣永璂恭和 臣心克辅主心殚,七百年来义不刋。 治要垂为邦国守,?余宣示子孙看。 校书叶扫循庭际,给札膏焚谨席端。(奉命敬成书帙并校其笔误。) 天藻辉煌标学镜,亲贤念典仰临观。 皇十五子臣永琰恭和 帝王勤学贵心殚,范氏编摩义不刋。 三代规模扵古?,千秋得失在兹看。 衡量梨枣稽年表,(是编刋于宋嘉定辛已,逮今五百余年。)声振琳琅掲简端。(书旧入天禄琳琅。) 今日渊源滙文府,(新建文渊、文源、文津三阁,贮《四库全书》,并有御制记。)真从学海得澜观。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帝学         儒家类 提要 臣等谨案,《帝学》八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淳父,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历官翰林学士,出知陜州,寻谪宾化而卒。建炎二年,追复龙图阁学士。事迹具《宋史》。是书乃哲宗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务学事迹以劝讲。由伏羲迄宋神宗,每条后间附论断。自上古至汉唐二卷,自宋太祖至神宗六卷。于宋诸帝叙述独详,葢亦本法祖之意,以为启迪也。祖禹初侍哲宗经幄,因夏暑罢讲,即上书论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而力陈宜以进学为急。又历举人主正心修身之要,言甚切至。史称其在迩英时,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又称其长于劝讲,平生论谏数十万言,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藴,虽贾谊、陆贽不是过。今观此书,言简义明,敷陈剀切,信有不愧史臣所言者。惜哲宗昧于省察,不知学古有获之义,终致更张初政,国是混淆,而祖禹忠爱之忱惓惓,以防微杜渐为念,其立论可谓深切着明,于帝王典学之?,实能有所禆益焉。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费墀 帝学原序 《帝学》一编。元祐中,太史范公劝讲金华,摭取帝王务学求师之要,自宓羲迄于我宋,厘为八卷,上之玉音嘉纳,缉熙光明,于斯为盛。其五世孙择能宰高安,刋置县斋。未几,散逸。户曹玉牒汝洋,一日访得元本,因俾锓木,以补道院之阙,庶永其传。 嘉定辛巳季夏望日青社齐砺书 帝学札子奏 建炎四年七月 日,朝散大夫、试礼部尚书臣谢克家等札子奏。臣等伏见故翰林学士范祖禹,当元祐中,终始实在经筵,所着《唐鉴》既已进御,外有《仁皇训典》及《帝学》二书,有益治道,可备睿览。今祖禹之子、前宗正少卿冲,寓居衢州,伏望圣慈下本州,给以笔札,令冲勘读投。 钦定四库全书  帝学卷一       宋 范祖禹 撰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尧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大禹夏后氏   商王成汤   高宗   周文王   武王   成王 太昊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伏羲始作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臣祖禹曰:伏羲氏徳合天地,通于神明,始画八卦以开物成务,故孔子言《易》,始于伏羲,肇有书契,以纪万 事,而治道可传于后。至尧而大备,故孔子序《书》,始于尧。其前岂无圣人哉?盖其世逺,不可以为法也。扬雄曰: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后世帝王之学本伏羲,故臣以为《帝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古籍点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古籍整理、点校,运河文化,历史文化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