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青蛙养殖技术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蛙养殖技术要点 蛙池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 墙高在 1.5 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 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 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栖息。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 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 宜。野外大池 4×6 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一般 1×1.5 米至 2 米为宜,池深一般 1 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 20~50 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40 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 1~1.2 米高。池中水深 30~60 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 而且约占全污的 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 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 3 平方米约 1 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 5 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 1~2 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 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 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 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 1∶1 的比例,20 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 5 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 10~15 厘米,水温应保持在 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 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 3~5 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 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 5 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 2 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 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 1 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 600~800 尾。蝌蚪孵出后第 4 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 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 15 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 1~2 次。第 5 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 1~2 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变态前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 3 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 2 天换一次水。蝌蚪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 70 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 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 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蝌蚪饵料注意:1、投喂活饲料。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 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类的蝌蚪等供它们食用。这些幼小动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沟等水中捕到。 2、投饵料要足。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1、分级饲养,强化驯养。由于青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强食现象很普遍,为杜绝这种现象,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 20~30 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 60~80 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

文档评论(0)

mph1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