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岱晚年除夕诗刍探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 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琅娘文集》《陶 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招》《石匮书》等文学名著。《琅娘文集》中,有大量除夕诗,根据其年 份、内容,可略窥张岱的境遇与心迹之变化,颇有一番趣味。除夕诗是古人常见题材,类似于年终总结,其内容多涉及 这一年间的生活境况,也会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叠,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对于自己这一年生活的总结与评价。现摘录张岱 晚年一局部除夕律诗,试分析其晚年境遇及心迹的变化。
一、穷困潦倒,自在逍遥
丙申除夜自嘲
年年如此向谁尤,仇饿穷愁又一周。待愈天翁今不信,脱空杞老又何忧?有羹祭祖纯加菜,无烛供神且用油。问 予有何华服在,穿腐败初破衫头。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这一年张岱正好六十岁。在张岱五十九岁时,刚刚完成《石匮书》书稿。余自崇祯戊 辰,遂册笔此书,十有七年而遽遭国变,携其副本,屏选深山,又研究十年,而通能成快。”张岱以史者自居,视功名利 禄如浮云,费尽心血只为完成《石匮书》。他一向标榜忠义,向往古今忠勇仁义之士,也目睹了许多慨慨激昂的义士舍 身,例如他的好友祁彪佳,自沉于湖,还有理学大家刘宗周,绝备而死……这些人对他来讲,理应是效法的对象,但他 没有这么做,而是隐.居了起来。按《陶庵梦忆序》中说法,?每欲引诀,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与司马迁写 《史记》类似,因为写书是个人的使命,所以即便穷困濠倒,也要苟活于世。
开头笫一句年年如此向谁尤,饥饿穷愁又一周,便写出其生活境况之艰难。饥饿穷愁巳然是年年如此,却也无人 可抱怨,因为这都是张岱自愿的。他不愿效忠于清廷,追求隐居生活,穷困在所难免,这也是他早就预料到的。而当他 完成了《石匮书》,了却人生一件大事,心情自然愉悦,从“脱空杞老又何忧可以看出。后四句不仅展现了生活窘迫, 更是显示出其幽默幽默的个性。除夕之夜,吃的是菜羹,穿的是破衣烂衫,连供神的蜡烛郴没有,张岱却以调侃的口吻 自嘲“问予有何华服在,穿展败柳破杉头二十分潇洒,不减当年张公子风采。
丙申除夜
一年窘偈一年劳,今夕团圆饮浊醪。衣薄屡添商陆火,囊空不用铜龙耦。小妻褛裂揉浆热,樨子^闻赎布相。席 上菜羹犹足饱,举杯自向且陶陶。
这是丙申的另一首除夕诗,前几句依旧是显示生活穷苦窘迫。古人有除夕夜焚商陆火守岁的习俗。商陆,《诗经》 中称“览陆,被道家称为“天单”“神单”,号称具有令人不老长生、去三虫、治百病、毒不能伤的功效。
因为天冷衣薄,所以只能频繁添火。因为囊中羞涩,所以也不买铜龙糅。下面四句又写小妻稚子,一片欢乐祥和 景象。虽然贫穷,却也自得其乐,整体透露出一种乐观的心境。
在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也就是张岱五十九岁那年,他的《石匮书》书稿已成。而到了顺治十三年两申(1656), 这一年浙江学政谷应泰为作《明史纪事本末》,邀集明朝遗老参加编撰.张岱为获得崇祯朝史料,提供了《石匮书》稿, 参加了《明史纪事本末》的堀写工作。所以这段时间,张岱虽然在生活上条件艰苦,但是能锣为自己理想的事业而奋斗, 内心便充实自足,于诗作中也不经意间透露出了满意的心境。又恰逢自己六十花甲,儿孙团圆,除夕之夜一片幸福祥和 的景象。优“衣薄囊空等可以看出,虽然物质上艰苦依旧,但从?犹足饱和且陶陶”可以看出,张岱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这一阶段,张岱虽然日子穷苦艰难,但因为生活有希望,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有可以寄托的事业,且不受清政府的管 辖和束缚,再加之张岱本身性格乐观,所以也乐得自在逍遥。
二、时局惨淡,内心忧愤
壬寅除夕
苏卿十九年轻过,貂铺三千人不归。百代衣冠藏至石,一生志气付郎机。心灰闽海虬髯客,望断辽阳丁令威。廿 栽饥寒除夕泪,明年又采首阳薇。
其二
十五年来一鼠居,仅遗半塌梦庄墓。桃源贫户无鸡犬,越国荒瞅少鳖鱼。慷慨尚弹何处怯,穷愁惟罪未完书。人 言今夕为除夕,诸事横胸不得除。
康熙元年壬寅(1661),这一年张岱六十六岁。十五年前,张岱因生活所迫,从竦县西白山徙居绍兴郊外三十里 处的项里。顺治年间,接连发生通海案、奏销案、哭庙案,合称江南三大案。郑成功由崇明进长江,与南明兵部侍郎张 煌言会师,直捣瓜州,一时间东南震动。明室遗民暗中接应,准备恢复明室。郑成功兵败镇江、瓜州.乘船远去台湾。 清廷以?通海论处,下令追查,株连甚广。顺治十六年己亥(1559),朱士稚因■通海事件祓抓,于杭州入狱,其友张 近道屡次营救,重金贿赂狱吏才得以救出。但张近道在渡江途中,还是被人所杀。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浙江布政 使张增彦因出资刊刻李渔《无声戏二集》而受到弹劾,被抄没家产,流放至宁古塔,《无声戏二集》也逋到禁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