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工程地质问题.pptVIP

第六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工程地质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006年2月27日,在菲律宾东部莱特岛爆发 泥石流,1800 人死亡; * 第29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5)山西省浮山县 2005年11月8日 凌晨3时10分发生 泥石流 山西省浮山县发生 泥石流抢救现场 * 第30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6)2002年8月16日, 在中国云南省新平、 思茅地区爆发泥石流, 213人死亡; (7)2006年5月6日, 在中国甘肃武都县爆发泥石流,212国道中断10余小时; * 第31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8)2003年5月11日, 在贵州三凯高速公路 工地因山体滑坡爆发 泥石流,30人死亡; * 第32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9)2003年5月23日, 在贵州册亨爆发泥石流, 南昆铁路被中断; (10)2003年6月22日, 在贵州毕节爆发泥石流; (11)2003年6月24日, 在贵州习水爆发泥石流, 9人死亡; (12)2004年5月30日, 在贵州水城爆发泥石流, 3死8伤; (13)2004年7月19日, 在贵州桐梓爆发泥石流 贵州习水爆发泥石流 * 第33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2009年8月湖北神农架泥石流 2009年8月湖北神农架泥石流 * 第34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2009年8月台湾高雄泥石流 2009年8月台湾高雄泥石流 * 第35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 * 第36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 * 第37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4、泥石流的危害 ① 泥石流沟道变迁改道, 冲毁路基。 ② 淤埋公路。 ③ 桥涵孔径部分或全部被堵塞 ④ 冲毁桥涵。 ⑤ 泥石流固体物撞击损坏桥涵。 ⑥ 堵塞河流,改变水流方向,造成河流下游桥梁水毁;抬高水位,造成上游桥梁和沿河公路被淹没。 总的来讲,泥石流主要灾害特征是成灾快、灾情重、危害面广。 * 第38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区一般呈现为三面环山、另一面仅有一个狭窄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汇水面积大;流通区的纵坡坡度大,沟谷狭窄.岸坡陡峻,使泥石流得以迅猛直泻,堆积区为开阔的山前倾斜平原。 典型的泥石流发生地由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三个区段构成 * 第39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气象条件 地表水的迅速而大量汇流是形成泥石流的根本条件,因此泥石流流域常发生强度较大的暴雨或具有开阔的山坡,堆积有大量的积雪或冰川,气温回升强度大,有产生骤然融雪的可能。 形成泥石流的地质条件 泥石流分布多为新构造运动活动显著、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裂隙密行,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山体岩石结构疏松、软弱、易风化,地表岩石风化破碎.有形成泥石流所需的大量颗粒状松散固体物质来源。 * 第40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人类的滥砍滥伐、垦荒造田、修路切坡、开山劈石、采石弃渣甚至过度放牧等活动都会严重破坏山区的地表植被.加速地表岩体的风化,加大水土流失程度。大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泥石流的发生都与人类的上述各种活动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有的就是导致泥石流发的直接原因,有的会加大泥石流的发生程度。 人为因素影响 * 第41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上游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中游为狭窄陡峻的深谷;下游开阔平坦。 2、地质条件:岩性破碎,地质构造复杂。 3、水文气象条件: 暴雨,冰雪消融,洪流。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治理原则:预防为主,避强制弱,综合治理。 1、水土保持 2、滞流 3、拦截:修筑拦挡坝等。 4、排导:采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 * 第42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6、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A.跨越措施 (1)桥梁适用于跨越流通区的泥石流沟或者洪积扇区的稳定自然沟槽。 (2)隧道适用于路线穿过规模大、危害严重的大型或多条泥石流沟。 (3)泥石流地区不宜采用涵洞,在活跃的泥石流洪积扇上禁止使用涵洞。 (4)过水路面适用于穿过小型坡面泥石流沟的三、四级公路,路基坡脚宜设抑水墙,以防止冲刷。 * 第43页,共7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排导沟 渡槽 导流堤 B.排导措施 适用于有排沙地形条件的路段。 出口应与主河道衔接,出口标高应高出 主河道2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排导沟纵坡 宜与地面坡一致。排导沟的横断面应根据 流量计算确定,排导沟应进行防护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