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病毒及其检测技术;概 述;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南北方常见病毒病发生的差异性。;一、我国马铃薯病毒病发生与控制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我国现阶段马铃薯整体生产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种植经验,从而更好的提高马铃薯产量,这也是我们马铃薯相关专业同仁的历史使命。
马铃薯是用块茎无性繁殖的作物,最易感染病害,所以繁殖中的主要问题是病害。虽然脱毒种薯推广应用已多年,但马铃薯病毒仍然是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M病毒、马铃薯A病毒和马铃薯卷叶病毒是普查重点,这六种病毒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其中马铃薯Y 病毒和马铃薯S病毒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马铃薯卷叶病毒。
按照国标GB18133-2003《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方法,在马铃薯生长季节对各级种薯田随机抽样,目测检验,除在特殊环境下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青枯病等会成为田间的主要病害,多数情况下病毒病占马铃薯病害的主导地位。;植物病毒为专性寄生物,只能在其寄主的活细胞内复制,马铃薯为营养体繁殖,病毒在寄主体内随继代繁殖而逐渐积累,导致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严重降低,块茎大小、形状、口感等原有品质下降,影响马铃薯的商品性,导致马铃薯退化。
病毒位于马铃薯维管束环和芽眼内,随着薯芽萌发,维管束环内的病毒通过增殖而遍布整个植株。由于维管束与块茎所有芽相连,因此病毒可存在于所有受侵染块茎萌发的芽内。然而有些病毒可能不会存在于受侵染块茎的所有芽内,这是由于维管束环或芽内转移障碍或病毒浓度过低。;实验证明,许多病毒在韧皮部转移速度快。病毒很少进入成熟叶片,很多病毒不能在根或在芽的分生组织定居。
我国幅员辽阔,几乎各种生态环境都有,植物病毒的流行取决于寄主、病毒和环境条件,危险性新病毒的引入遇到适宜流行条件则会对当地马铃薯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了解较少的病毒和新病毒的发生与发展。;二、马铃薯病毒病的危害性
目前,在马铃薯作物上已发现并报道的有25种以上不同的病毒和类病毒,只有少数病毒对马铃薯危害严重,另一些认为不太重要的病毒可能在特殊生长环境中会引起严重的危害。在气候温暖、传毒媒介和毒源复杂的省份和地区,由于种薯感病较重,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80%以上,损失严重。
病毒病引起的损失类型可分为两种:数量损失(产量损失)和品质损失(对块茎的加工或销售品质的影响)。;对马铃薯而言,由病毒引起的数量损失最为严重。
马铃薯病毒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与马铃薯病毒种类、环境条件、品种抗性和侵染时期有关。通常马铃薯感染病毒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产生严重茎叶症状的马铃薯病毒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比症状轻微或侵染后不产生症状的病毒所引起的产量损失要高得多,而抗病毒品种感染马铃薯病毒后对马铃薯质量和产量影响较小。
马铃薯生产田中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非常普遍,使马铃薯植株病毒病害症状更为复杂,不同病毒和病毒不同株系的复合侵染对马铃薯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影响也较复杂。;项目一 植物病毒;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病毒的定义、形态、结构和组分。
2.熟悉植物病毒复制和增殖的过程以及如何在体内移动。
3.熟悉马铃薯类病毒。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植物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任务一 植物病毒简介
一、植物病毒的定义
作为研究植物病毒的一门科学,植物病毒学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植物病毒作为植物的一种病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造成很大的威胁。
病毒(Virus)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病毒的复制依赖于寄主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靠脂蛋白双层膜定位在寄主细胞内的位点上。;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是:
①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
②病毒是严格寄生性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和场所。
按它们寄主的不同,病毒分为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lant virus)、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以及寄生细菌的噬菌体等。;二、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
观察植物病毒的形态则需要放大数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度量病毒大小的尺度为纳米(nm)。
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粒体(virion,virus particle),大部分病毒的粒体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
还有少数病毒与以上形态不同,它们有的看上去是两个球状病毒联合在一起,被称为双联病毒(或双生病毒);有的像弹头,被称为弹状病毒;还有的呈丝线状,柔软不定形。;(二)植物病毒的结构
完整的病毒粒体是由一或多个核酸分子(DNA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