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精选第四次质量检测(附答案和解析).docxVIP

2022年度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精选第四次质量检测(附答案和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年度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精选第四次质量检测(附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请问以下经营者的哪些行为是典型的欺诈?() A、甲商场将等外品服装冒充一等品销售 B、乙商场在销售淡季推出“清仓价”招牌吸引消费者 C、丙商场雇佣社会闲人冒充消费者诱导其他消费者购物 D、丁商场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吹嘘自己的商品获得过国际博览会金奖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欺诈行为 《民通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均为商场的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题的关键是,应确切地理解欺诈的含义。 2、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强迫丙答应交付3万元的要求。约二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交给甲、乙。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参考答案】:A 【解析】:抢劫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看护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将财物抢走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迫使其当场或者限期交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在客观上都使用威胁手段,但是在内容、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1)敲诈勒索罪可以是以暴力相威胁,也可以是以宣扬隐私、毁坏财物等相要挟;抢劫罪仅限于暴力威胁。(2)敲诈勒索罪的暴力威胁表现为一种可能性,即如果不答应要求,将要对其实施暴力;抢劫罪的暴力威胁则是现实的,如果不答应要求,犯罪分子将当场使用暴力。(3)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敲诈勒索罪取得财物的多是发出威胁、要挟后的一定期限内;抢劫罪则仅限于当场取得财物。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绑架罪与抢劫罪在客观上都实施了暴力、胁迫等行为,在主观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1)绑架罪强取财物的时间、地点是犯罪行为人指定的时间、地点;抢劫罪是抢劫当时当地。(2)绑架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被绑架人质和人质的亲属及相关人等,表现为双重或多重被害人;而抢劫罪的犯罪对象不具有这样的特点。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留、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根据本题所述的案情,甲、乙的非法限制丙的人身自由,又以威胁的方法非法占有了丙的财物,其行为触犯了非法拘禁罪与抢劫罪,是想象竞合,应以抢劫罪论处。由于甲、乙的威胁而让丙当场交付了财物,因而甲、乙的行为不是敲诈勒索,C选项错误。至于选项B可以从甲、乙的行为对象上予以排除,绑架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被绑架人质和人质的亲属及相关人等,表现为双重或多重被害人。 3、甲国与乙国之间不存在有关引渡的国际条约,现甲国公民丙某在甲国犯罪,后偷渡到乙国,甲国要求引渡丙某,乙国拒绝,乙国不予引渡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乙国认为丙某是政治犯,政治犯不引渡 B、B丙某的行为在乙国不认为是犯罪 C、乙国引渡法规定对于丙某在甲国的犯罪行为不予引渡,应在乙国起诉 D、乙国认为甲国是专制国家,其司法程序不正当,不能有效地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参考答案】:D 【解析】: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罪不引渡是关于引渡的两大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家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的犯罪。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自由裁量,包括根据其有关国内法作出决定,故C不选。 4、大刚、小刚是两兄弟.一日小刚因争舞伴在舞厅与李柱子发生争吵,大刚见小刚不敌对方遂上前帮忙.在双方殴斗中,大刚用啤酒瓶将李柱子当场砸死.县检察院经审查,以故意伤害罪对小刚提起公诉.法院在审理中查明,小刚系仗义代兄承担责任.之后法院判决,大刚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小刚犯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l年执行.但宣判时,小刚已被羁押2年,小刚能否提起国家赔偿请求? A、能,因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已经侵害了小刚的人身权 B、不能,因为司法机关的羁押行为没有违法,小刚最终被判有罪 C、不能,因为司法机关的羁押行为是由于小刚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而导致的 D、能,因为小刚最终被判缓刑,但已被司法机关羁押2年 【参考答案】: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le0i3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