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华佗年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考华佗年寿 PAGE PAGE 6 再考华佗年寿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为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不求名利,一心为民,无论贫富贵贱,皆悉心救治,可谓品德高尚,日月可鉴;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怀念,被人们誉为“神医”、“苍生大医”。然而近年来,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无视历史,胡乱引经据典,公然撰文妄言华佗的年龄,并进而否定华佗的品德,这不仅是对华佗的侮辱,更是对历史的不公。 华佗的高龄几何?这一点在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里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为何还要质疑呢?以个人观点,他们除了个别动机不纯、无事生非外,大多是理解单一、断章取义,没有进行综合、详细的考察、研究,才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所以,很有必要在这里予以澄清。 一、“举孝廉”之说。这是众多学者来断定华佗的年龄主要依据,理由是沛相陈珪举华佗为孝廉,当时孝廉的年龄要求在四十岁以上,便由此推断华佗当时为四十岁。这有没有道理呢?我们首先来看看孝廉的年龄要求到底是多少?据《后汉书·顺帝纪》记载,汉顺帝于阳嘉元年(132)十一 接着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攻占长安,杀了王允、黄琬。此后,东汉王朝一直是四处流亡、逃命,成立一个空架子,别说号令四方、举孝廉了,就连自己的小命也朝不保夕,直到建安元年(196年)八月迁都许,才算安定下来。在此期间,各地军阀只顾得你争我夺,相互残杀,谁还有心举孝廉?又举往何处呢?因此,陈珪绝不是在初平三年(192年)—建安二年(197年)期间举华佗为孝廉的,肯定是早于初平三年(192年)。 由此可见,从“举孝廉”一说来断定华佗的年龄是太有点机械了,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 二、“黄琬辟”之说。他们的理由是黄琬任太尉是在汉献帝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被免是在(190年)一月,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辟华佗”应该在这段时间,遂根据举孝廉为四十的要求,推断华佗这时应为四十五岁,并由此上溯四十五年,进而推断华佗生于一四五年。他们还对华佗“百岁”说提出了反驳,说如按华佗百岁算,华佗在黄琬辟时已七、八十了;这么大了还能当官,岂不成了笑话。其实,这和“举孝廉”之说一样,都是生搬硬套,不结合当时的情况具体分析,就过于草率地下了结论,真是“成了笑话”。 顺帝为什么下诏把举孝廉的年龄限制在四十以上?是因为孔子说过“四十不惑”,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才有独立的 判断能力,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而迷惑。于是,顺帝就认为举孝廉年龄越大越好,越能举荐出 “茂才” 来,便根据大臣左雄的建议,把举孝廉的年龄限制在四十以上。举孝廉如此,选拔官员也是如此。据《后汉书·顺帝纪》记载:“阳嘉二年,除京师耆儒年六十以上四十八人补郎、舍人及诸王国郎。”《后汉书·质帝纪》记载:“本初元年四月,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太学。”《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这些都说明东汉末年选拔官员是侧重于高龄人才的。既然如此,华佗为什么就不能在七、八十岁时被辟? 再说,黄琬任太尉时,正赶上奸臣董卓当道。为了兴复汉室,他与王允一道,积极召集天下人才,委以官职,好与董卓抗衡,于是“辟华佗”。试想,黄琬这时候选拔官员只要有才、能为己用就可以了,哪还会挑三拣四、考虑什么资历、年龄?华佗尽管年事已高,可作为一名拥有“起死回生”之术的医人,当属稀有人才,黄琬自然会把他纳入其集团之中。也正因为此,曹操才“召佗”,“使佗专视”。俗话说,医生越老越值钱。我们看中医,不也是想找个老医生看吗? 因此,从“黄琬辟”来断定华佗的年龄为四十五岁也是不科学的。 三、“半百”之说。这是以沈寿老先生为代表的观点,他认为“年且百岁”里的“百岁”出自于《黄帝内经》,是虚指而非实数,实际上只是“半百”,也就是五、六十岁。我们来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说的。《黄帝内经》在一开篇就说:“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年过百岁而还没有衰老的现象;但现在的人,年龄到了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这是因为时代环境不同呢,还是人们失去了养生之法的缘故呢?”可以看出,《黄帝内经》里的“百岁”就是一百岁,是实指而非虚指。那么,沈寿老先生为什么说“虚指而非实数”呢?这里,沈老先生犯了一个断章取义的大错误,他只看这段话的上半句,而不看下半句,便想当然认为“百岁”是“半百”。如果按照沈老先生的这种解释,下半句里的“半百”该当作多少呢?在《三国志·华佗传》里,不仅记载有华佗“年且百岁”,而且记载有吴普“年九十余”、樊阿“寿百余岁”。如果华佗的“百岁”是虚指,那吴普“年九十余”、樊阿“寿百余岁”又

文档评论(0)

158****9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