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故事:拾荒的母亲范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关于母爱的故事:拾荒的母亲范文   在深圳、重庆、天津等城市的地铁列车上播放的“母爱无价”的公益短片感动了无数旅客夕阳下,一位母亲吃力地骑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拾破烂——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这位母亲背井离乡,坚持了9年的拾荒生涯母亲捡破烂,儿子难受又无奈冯英龙的老家在江苏省邳州市一个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家家屋后种着果树。对冯英龙和弟弟冯款来说,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是待到果子熟时,和一帮小伙伴摘桃打李。2001年10月19日,14岁的冯英龙一放学就撒腿往家跑。在江都市打工的母亲于化玲回来了,他要赶回家为妈妈做顿可口的饭菜。经过邻居家时,冯英龙和刚走出门的大奎撞了个满怀。大奎手中的象棋散落一地,他正愁找不到人对弈,一把抓住冯英龙说:“陪我杀一盘,就算是赔礼道歉了。”冯英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行,我要赶紧回家,我妈今天回来,她说给我带了一双球鞋呢。…有啥好高兴的,不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吗!”“你才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冯英龙生气地回了一句。大奎不屑地说:“你妈在江都收垃圾,那球鞋自然是从垃圾堆里找出来的。”“你胡说,我妈在工厂上班!”冯英龙进了家,妈妈已经回来,正忙着做饭。于化玲开心地把儿子拉到身边,仔细地端详着:“小龙又长高了,胡子都长出来了……”想起大奎的话,冯英龙心头堵得慌,他眼前不禁浮现出母亲弯腰在恶臭的垃圾堆里找寻废品的情景,便不自觉地将手从母亲的掌心中抽了出来。吃饭时,妈妈觉察出冯英龙的情绪不对:“小龙,有心事吗?”冯英龙实在憋不住了,小声问道:“他们都说你不在工厂工作?”于化玲愣了一下:“妈没文化进不了工厂,只能收破烂、卖废品。可收破烂也能供你上大学啊。”冯英龙低头吃饭,没再说话。于化玲刚刚开始拾荒时,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同乡开解她:“咱们靠双手挣钱,不偷不抢,养活了一家人,有什么可丢人的。”想到辛苦自己一个人,能让重病在床的丈夫有药吃,让两个儿子有书读,于化玲就不再烦恼,满身有了力量。第二天是星期六,于化玲让冯英龙跟她一起去田里干活儿。为了化解儿子的心结,于化玲努力讲述一些有趣的事情:“妈妈收了个电饭锅,修修还能用呢。电饭锅可比咱们家的土灶好用多了,你把电一插上,饭……”冯英龙打断:“妈,我渴了,回去喝水。”看着儿子漠然而去的背影,于化玲心里溢满了心疼和委屈。多年之后,想起那一幕,冯英龙感到无限内疚:如果不是为了给父亲治病,供他和弟弟上学。母亲怎么会去干那种又臭又累的活儿?无私母爱,何来贵贱之分2022年9月,冯英龙考上苏州一所大学,弟弟也上了高中。虽然他心里明白,他和弟弟上学多亏了母亲拾荒挣来的钱,可对于母亲的职业,他从不主动跟人提起,就算有人问,他也是敷衍过去。这时,父亲因癌症复发,离开了人世。2022年的春节刚过,学校还没开学,于化玲便让儿子去江都住两天,陪陪自己。这是冯英龙第一次走进母亲拾荒的生活中。半夜,冯英龙被生生冻醒,于化玲赶紧把棉袄给儿子盖上:“这屋子冬天就是冷,明天我再给你买床新被子。”冯英龙心里一阵难受,这么多个冬天,母亲一床薄薄的被子,又是怎么熬过来的?早上4点,天还黑着,于化玲就起床了,她得抢在环卫工人收垃圾之前上街,这样能多捡几个塑料瓶和废纸盒。怕吵着儿子,她蹑手蹑脚地用白开水泡饭,就着成菜吃了几口,然后便推着三轮车出了门。三轮车叮叮咚咚的声音惊醒了冯英龙,他跳下床,想看看母亲走多远了。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他赶紧关了门。直到下午两点,母亲才回来。冯英龙问母亲吃了没有,她说吃了。一旁的邻居忍不住说:“你妈天天中午就吃5毛钱的煎饼,这样下去身体哪能吃得消。”于化玲忙说:“没有,我天天中午都吃得饱饱的。”冯英龙硬要陪着母亲去拾荒。在一家商场的垃圾堆旁,于化玲停下了车,她套了副手套,便开始从垃圾堆里捡废纸箱。路人都厌恶地绕着走,躲避着垃圾的臭味。冯英龙怔怔站在一旁,他想象得出,这样的眼光母亲忍受了多少回。于化玲安慰儿子说:“妈习惯了,这世上什么活儿不都得有人做吗,只要你肯用心,每一份工作都是好工作。”回家的路上,于化玲买了水果,顺路去看王奶奶。老人多年寡居,于化玲是去她家收破烂时和她认识的。于化玲把儿子拉到老人面前说:“这是我儿子小龙,在苏州上大学。”看着母亲一脸骄傲地介绍自己,冯英龙被深深地触动了,自己读的不是名牌大学,可母亲依然以他为荣,世界上只有母亲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在母亲眼里他就是最优秀的。冯英龙心里一阵针扎似的痛,母亲从来不曾嫌弃过他,可自己对母亲又如何呢?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冯英龙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没事的时候,他会在校园里转悠,看见易拉罐或塑料瓶就捡起来带回寝室。他坦然地对同学说起母亲在江都的拾荒生活,引来室友唏嘘一片。一次,冯英龙怀里搂着好几个塑料瓶往宿舍跑,在楼道不小心和别人撞到了一起。对方口无遮拦地说:“一个大男人捡空瓶子,丢不丢脸?”

文档评论(0)

minc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孝感韵康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900094750514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