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提纲 人类、环境与生态系统 当代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管理与环保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及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方法的了解与实践 环境质量调查等 其他创新活动 1.1.1 环境的基本定义 哲学定义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生命的层次性:地球上的生命系统从小到大可分为以下九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消费者:异养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 分解者:异养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动物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物生产:初级生产、次级生产;能量流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生物 ← →环境;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一)生态因子及分类 (1)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概念: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通常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 生物因子( biOtic factors) :有机体(同种和异种) 非生物因子( abiotic factors) :温度、光、湿度、pH、氧气等 有的学者将生态因子分为五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Begon等将非生物因子分为条件和资源两类。 条件:温度、湿度、 pH等 资源:营养物质、水、辐射能等 (2)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规律。 太阳辐射量差异 太阳辐射--热量带 --水分差异--植被分带--土壤分带 自然地理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 植被地带性分布 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呈垂直地带分布的规律性变化(干燥空气,-1℃ /100m;湿润空气,-0.6℃ /100m)。 经度地带性:地球内在因素如大地构造形成地貌和海洋分异引起经度地带性分异。如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 (3)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一般是不可替代的,但有时可以用非主导因子的作用进行补偿。 光合作用的光强不够,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补偿。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如果完全没有阳光,再多的二氧化碳也没有作用 1.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叫做限制因子 生物的限制因子取决于生物对某种因子的耐受范围:因子较稳定,生物的耐受范围宽,则为非限制因子,如:空气中的氧气。耐受范围窄,则为限制因子,如:水体中的溶解氧 限制因子的价值:某种生物的限制因子即是其生存的关键;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掌握了某种生物与环境复杂关系的钥匙。 2.利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基本描述: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最小因子定律的补充:该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某些因子的作用受到其它条件的影响(如肥效也受气候的影响);必须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N支持产量的80%,P支持90%,实际产量只有72%而不是80%。 3.谢尔福特(Shelford)耐受定律 基本描述: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耐受定律的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窄;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都很宽的生物,其分布一般很广;在对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因子耐受力可能下降;生物有时并不在环境因子的最适范围内生活;繁殖期通常是一个临界期,环境因子最可能起限制作用。 4.生态幅 概念:物种对于环境的适应范围的大小。 广温性生物与窄温性生物的

文档评论(0)

高校课程论文、函授、自考本、大专、本科论文,指导。 CAD、SOLIIWORKS工程建模。 ABAQUS、ROMAX有限元仿真模拟。(可进行工作站仿真模型跑数据)金相显微镜观测、红外显微镜观测、残余应力检测、轴承疲劳寿命实验、MTM摩擦磨损实验等检测和试验。 本人发表多篇SCI、EI、中文核心论文,授权多项专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