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法学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 (一)专业简介 法政学院法律系自 2001 年起招收法学专业专科学生,2003 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授权资格。 2017 年获批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 2019 年招生。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27 名,其中教 6 名、博士 25 名、司法职业资格证 14 名。 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突出,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及以上其他项目, 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 10 余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法政学院拥有校内专业模拟法庭实验室,已建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注重全面构建 包括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实践平台、双师指导等环节的新型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 障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相结合、 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相结合、基础法学教师与行业法学教师相结合的教师体系,确立了阶段性较 强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群,探索出具有创新型、应用型教育模式。 法学专业采用 “厚基础、多学科、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模式,基础课程覆盖面广,专业 课程系统完善,实践课程环环相扣,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丰富多样。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从一年级开始导师对本科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 (二)办学定位 法学专业立足于建设法治国家和 “强富美高”新的战略目标,培养 “德法兼修”的高级实务 人才,依托学校大气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和信息工程等优势学科,重点为气象、环保、海 洋、信息等行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特色法律人才。 二、培养目标 (一)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 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目标内涵 法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的实际 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我国 法律的基本内容,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 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国际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规则,坚持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 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三)目标评价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具备: 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制度,坚持理论、思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立德树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法治素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目标 2 :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健全的心智和现代化、 1 视野,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素养; 培养目标 3 :具备科学与人文综合素养,熟悉交叉学科知识;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具有人 类思想文化创新意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 4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 和法治建设的趋势;建设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学派”的需要; 培养目标 5:具有从事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 1.政治与道德素质要求 坚持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新时代理想信念和民族复兴的崇高追求;牢固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健全 的心智和现代化、视野,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素养,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 2.学科理论知识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掌握法学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法学 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我国法律法规。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法学研究前 沿。 3.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将具有一定滞后性的法规运用于分析、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 问题;能够

文档评论(0)

tuo13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知识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